跳到主要內容

孔恩《科學革命的結構》翻譯第三版:一個2020的註記

 孔恩《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臺灣翻譯的第三版,也算是此書的五十週年紀念版,於2017年在遠流出版社出版,2019進入第二刷。作為原翻譯人之一的我,到了最近才知道此書的出版,也才瞭解,原書的台譯第二版,在幾年前大概就已經絕版。

本來,20世紀後半期的經典著作《科學革命的結構》(後簡稱《結構》),在五六十年後的台灣出了翻譯第三版,當然是件好事。這個翻譯新版還加了一篇Ian Hacking 為原書五十週年紀念版(2012)所寫的新導讀 “Introductory Essay”,王道還翻譯,未讀過原文的朋友自然值得一讀。但對於此書原譯者之一的我來說,卻是感覺複雜。首先,這個台譯第三版,除了加入一篇新的名家導讀外,也刪修了一些原文的翻譯與譯註,而我這個原譯者卻完全未被通知與商榷。其二,在新導讀之後,第三版附帶了我在35年前所寫的導論「科學的哲學發展史中的孔恩」一文,但也完全沒有問我是否要 update 該文。35年前我尚未拿到博士學位時就寫成了此文,而今天我已經是陽明的榮譽教授,這個第三版還刊出我的這篇舊文,好像我對這本經典的導讀與解說,仍然被迫停留在35年的過去,讓人感到相當不愉快。

經過詢問,這個結果是遠流此書的曾責任編輯與王總校定(亦為翻譯者之一)二人自做主張的結果,而此第三版到今年已經進入二刷。遠流曾編輯除了道歉與承認疏失外,也只能答應說在下一刷時讓我對那篇舊導論進行修訂而已。只是我不能理解,為何一個台灣知名的出版社如遠流,在翻譯書出版事業上能夠如此的輕忽。

回想35年前《結構》臺譯的第一版在允晨出版,總校定與譯者之間就有溝通的問題。當年我仍然在紐約哥大準備完成博士論文,而總校定在台灣,或許因為聯絡困難,所以許多譯文的改動,並沒有與原譯者我協商,有這樣的缺失,當年或許還猶有可說。今天大家都在台灣,溝通科技的容易度比起當年不知好多少倍,而我對孔恩與《結構》的理解、對學術英文的翻譯能力也比當年要精進很多,但遠流在編輯與校定第三版時(基本上是對台譯第二版的校刪),他們的權威立場仍然不變,是徹底的忽略譯者,忽略導論的作者,甚至我也要到第三版出版三年後,才偶然知道這個再版的消息。因為當年第一版我的翻譯被輕忽地處理,所以後來我對《結構》這台譯本,並不熱心,而且在研究所裡都鼓勵研究生讀原文,最起碼也要中英文合著閱讀才好。今天台譯第三版出來,仍然有類似的問題,我只能覺得無奈。我們在學界,教書、研究、關切社會等,本來就事情很多,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機會與時間來關注自己過去翻譯出版品的複雜出版關係。所以我的無奈,反映的也是台灣學術文化界的水平,其實仍然問題重重。

當年我寫《結構》導論時,因為即將拿到哲學系的博士學位,所以自然重視此經典與科學哲學的關係。但35年後,我對《結構》的理解自然要比過去寬廣很多,包括它的學術政治意涵、它與STS的關係等,它們反而成為我近年來的關切議題。2019我出版的《STS的緣起與多重建構》一書裡,對這些議題有比較深入的討論,這也是《結構》出版50年後的今天,世界各地學界紛紛出版專輯紀念此經典的脈絡下(包括臺灣的《科技、醫療、與社會》期刊在2014年的春季專輯),我們所需要注意到的新議題與新視野。

因為這十多年來,STS在台灣有相當的發展,而過去不少人說STS是起源於孔恩的《結構》,不過我這幾年的研究之一,就是在否定這個說法,並呈現了STS緣起的多重面貌。但是,這並不表示《結構》就因此而不重要,一方面它仍然是科學史與科學哲學方面的不朽經典,另方面我們還需要從另一個觀點來看《結構》。是孔恩對STS的保留與不滿,刺激了STS的發展,《結構》也因此成為STS的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而孔恩晚年所企圖發展的分類(taxonomy)觀點(見我1995年的 “Higher Taxonomy and Higher Incommensurability”一文),也正是在這個競爭觀點下的新發展,很值得後來有心人的投入。

(附註:補充說明一下。有些朋友看到我的2020註記,也剛好已買了該書,就說糟糕了。。。但我想說,我的註記,主要是以原譯者及導論作者所作的批評,我們沒有受到該有的尊重,讀者當然也有損失。但是這個台譯本第三版,仍然是本好書,只是35年前我的導論已經過時、主題過於狹窄,或許看Hacking 的導讀就好,而全文翻譯,其實是原譯者的原聲被壓到很小而已。但目前呈現出來的譯文好不好,我沒有仔細對照過,只能說也有問題,過去曾加了些幫忙理解的譯注,有些也被刪掉了,細節就不說了。讀者在閱讀時,如果讀到翻譯文字問題,最好拿原著來對照一下就可以了。孔恩的英文很好讀,優美流暢,所需要的科學基礎有高中的物理大概就可以了,而且對照原文,也可以增加讀者的英文程度:)

陽明大學 傅大為 2020/9/8




留言

新基進筆記的熱門文章…

  杭士基談俄國入侵烏克蘭: 它的起源、如何應對、與人類歷史的關鍵 杭士基在 2022 三月一日發表了這個談話。雖然離今天已經過了一個星期了,但這個談話的觀察與回顧,超越了每日的侵略與戰爭進展,很值得我們細讀與反思,甚至可以放進台灣今天的脈絡裡。文中有七個地方,杭士基訪談原文在那裡都有進一步的網址,算是他自己的資料註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進入網頁原文去找那些超連結,另外我也加了八個譯注, 放在譯文結尾 。 傅大為 Mar. 8th 此文在 Truthout 的原網址為: https://truthout.org/articles/noam-chomsky-us-military-escalation-against-russia-would-have-no-victors/ ------------------------------     諾姆.杭士基 (Noam Chomsky) :美國對俄國的軍事行動升級,不會有勝利者 Truthout, 1/March/2022, C.J.Polychroniou 訪談 傅大為譯 2022/3/8 前言: 俄國入侵烏克蘭,讓世人大吃一驚。杭士基在一個 Truthout 的獨家訪談中認為,它是個無端、沒有正當理由的攻擊,並將成為 21 世紀歷史上最主要的戰火罪行之一。俄國總統普丁的政治考慮,不能用來做為發動入侵一個主權國家的理由。但是,面對這個可怕的入侵,美國一定得採用緊急的外交作法,而非軍事行動的升級,因為後者可能會成為「執行我們整個物種的死刑,沒有任何勝利的一方」。 諾姆.杭士基 (Noam Chomsky) 是國際上承認當今在世最重要的知識分子之一。他的知識地位曾被拿來與伽利略、牛頓與笛卡爾做比較,因為他的工作在一整串不同的學術與科學研究上都有極大的影響,包括了語言學、邏輯與數學、計算機科學、心理學、媒體研究、哲學、政治與國際關係等。他是約 150 本書的作者。。。 MIT 的榮譽學院教授、目前是 Arizona 大學的桂冠教授。   Polychroniou: 諾姆,俄國入侵烏克蘭,驚訝了很多人,震驚了世界。但早有很多的跡象顯示,普丁對 NATO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向東擴張、還有華盛頓拒絕認真看待普丁的維安「紅線」(包括烏克蘭),已經變得非常惱怒。你想,為何他在這

紀念范燕秋─淡水、北門鎖鑰

  前幾天淑卿告知范燕秋離世了,根據傳訊息的陳耀昌說,她還不到60。我聽了很驚訝而難過!我和范燕秋好些年未見面了,其實,我們所認識的學界朋友,還頗有一些也在和癌症奮鬥。我說,這個世界,比表面上看到的,要更黑暗、也更充滿著奮鬥。 後來文喬也告知范燕秋的摯友陳翠蓮FB上的紀念文,讓我比較知道她近幾年的活動,一直到今年五月的疫情大起。 當年我寫《亞細亞的新身體》(2005),其實參考了范燕秋2001年政大歷史的博論不少。當時也正值臺灣STS比較大幅度推動的時節,范燕秋當時也積極參與。當年前後我在清華歷史所開臺灣的性別與醫療課程時,她有時甚至有興致跑來新竹旁聽,在課堂上頗有些愉快而精彩的討論。後來大約在2006的年初,我們STS團隊在淡水開STS的研習營隊,剛好請到美國的 Trevor Pinch 以及荷蘭的 Nelly Oudshoorn 兩位STS名家來淡水營隊也做些演講,那時范燕秋也積極參與營隊,我這裡附上一張當年我們營隊朋友們一起在淡水滬尾砲台門口 「北門鎖鑰」古蹟前的大合照 ,范燕秋也明顯地站在前排中央。在那張紀念的合照裡,有些朋友後來與STS漸行漸遠、有些則一直是STS的好友,而有幾位朋友後來則成為STS發展中的中堅。 後來因為一些因素,有一次她特別對我說,「以後她不會再參加STS的活動了」,我當時覺得很婉惜。2014年范燕秋在師大台史所升等教授,那時她除了繼續她樂生療養院的各方面研究外,也更深入觸及了美援醫療、日治初期的臺灣博物學會等有趣的議題,另外據陳翠蓮說她2009年所寫的原住民菁英湯守仁等叛亂案的論文,「成為後續學界研究高一生、林瑞昌、湯守仁案的基礎」。 猶記得2001年時清華的陳威彬碩論(近代臺灣的癩病與療養)要口試時,我特別在南橫梅山打電話給范燕秋請她做口委。那時還是台灣研究樂生院的風潮初起之時,范燕秋當時就已經很活躍,奠下了後來她成為癩病與樂生院研究台柱的基礎,還更積極地參與各種關於樂生院歷史與社會正義的社會與國際活動。在威彬口試時,我還鼓舞地說威彬的論文大概是當代台灣研究樂生院的第一本碩論,當時范燕秋在台下則微笑不語。 如今我在淡水天空之家中瀏覽范燕秋當年的著作,這正是一種「典型在夙昔」啊。 大為
  虎年談談老虎的炫麗與哀愁 其實十二生肖,大都是過去的家禽與家畜,或類似家的寄生物,如鼠,或是家附近的野生物,如兔與猴。而除了龍的不可捉摸或純想像外,就剩下蛇與虎了。但蛇談不上炫麗,說炫麗、兼及雄偉的,那就只有老虎了。但老虎的炫麗,是致命的炫麗。 虎在中國歷史中出現很早,甲骨文中就有虎。但古代似乎老虎尚未遍及中國各處,記憶所及似乎比較侷限在西北部,漢代就有李廣射虎(石)、班超探虎穴的故事。但虎的真實形狀與動作,其實古代人並不十分清楚。部分原因,大概就是牠的致命與神出鬼沒、來去如風(風從虎)。古代畫家對於畫十二生肖的動物,最困難的,大概就是畫虎。成語裡面很多的笑話,就是在反映這種困難。如宋代以來對於畫虎與畫馬不分的困擾(馬馬虎虎)、畫虎不成反類犬、畫虎畫皮難畫骨、虎頭蛇尾等。 現代貓奴的最愛,貓,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裡,沒有份。據說貓是唐玄奘才帶進中國的,為了要防止老鼠啃佛經。但之後貓就遍佈中國,要畫虎,反而不如先看看貓,所以清代有「照貓畫虎」之說。或許,這也是為什麼,虎年的福虎,除了動物園裡的老虎可參考外,不少的福虎看起來其實有點像可愛的家貓,少了那份炫麗、雄偉、與可能的致命。 但是不止古代的虎難畫,明清以後到今天,老虎也越來越少了,有些亞種已經絕跡。老虎在中國,除了古代比較在野外山林出沒外,在民間進入村鎮傷人的「虎患」比較少,但到了明清,中國的虎患卻大為增加,各地地方誌裡很多記載。我參考中國作家額尔瑾的說法「中國古代虎患:虎患傷人、百姓苦不堪言」(2016),明清的虎患記載514次,是過去千年的85倍。而且從過去民間的打虎英雄隻身入山打虎,轉變成由官府主導的獵虎。為什麼呢?額尔瑾的說法是,因為明清人口大增,不斷向山林開墾,讓老虎的棲地大量縮減,所以不得已,老虎遂下山,正式向人類宣戰。另外一說,則說明清農民戰爭很多,地區人口銳減(如四川),導致虎患進入村莊。但不論如何,自然界的老虎,即使是群虎聯合出擊,最後也難敵近現代的人類社會。49年以後,中國為了擴大農村生產,更進一步捕殺老虎。就以野生華南虎為例,到了今天基本上已經絕跡,只在動物園裡存在。 今天很多國家都把老虎列為保護動物,每年的七月29日為全球的老虎日,紀念老虎昔日的容光,與反映今日的哀愁,成為汪洋大海中一隻被pi馴服的瘦孟加拉虎。過去女性主義科技研究者哈洛薇(D. Haraway)在研究非洲猩猩的文化現象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