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一張「誰在說謊」的照片──記幾片三十多年來的基進沈澱

近來參加了一個跨世代論壇,主題是近三十年臺灣學運史的沈澱。從解嚴以來,我從未是學生運動的一員,但卻有幸獲邀發言,表示主辦單位對學運二字的寬廣視野。現在我想稍微改變一下主題,聚焦來談談我在那場論壇的發言、還有事後的一點感想。我想談的是解嚴一代(大略從1985到1995)學運史中比較少被討論的「教授運動史」的三十多年沈澱。我從1986年解嚴前不久開始在大學教書,其中大約有十年比較在街頭與報章雜誌上做抗議與批判的工作,而轉眼今天已經是退休教授,是可以回顧一下這三十多年來的沈澱了。

從解嚴時在《自立早報》和朋友合作專欄開始,曾想在基進與邊緣戰鬥等立場下,打出一條知識分子在社會與思想上的出路,但後來似乎並不成功,去年我曾經在《臺灣理論關鍵詞》中寫了「基進2.0」的短文來作點比較理論性的思考,現在我則想比較歷史性的來觀察一些沈澱。

其實,今天我們若要談解嚴一代的學運沈澱,大家容易想到的就是幾個歷史分期下的學生運動,這很自然,當年參與學運的同學很多,而且敢做敢衝,所以若看今朝的廟堂之上,許多國之大員,很容易就可以數到許多曾是當年哪些學運中的成員,甚至,若從臺灣解嚴後的民主運動史來看,現在也都流行以某些學運的代表花卉來作,如野百合、太陽花等。反之,若是看當初曾在街頭或報章活躍的基進/激進教授們,今天留下的沈澱與痕跡又有哪些呢?若只看各類國家機器裡,還有考試監察等委員,雖然有他們駐足的痕跡,包括幾位曾做到部長級的大員,但是這些是否就是當年那些基進教授們的主要成果?我想不必然。

美國保守派作者 Roger Kimball,曾在上世紀九零年代初寫過一本頗具震撼力的書 Tenured Radicals, 主要描述六七零年代的社會批判青年,到了八零年代不少人紛紛進入美國著名學府,成為難以撼動的永久教授,掌握學界門檻,建構據說是以政治為主導的學院文化,包括他認為是瘋狂的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雖然意義與內容很不一樣,我不禁也回想,是否解嚴一代的基進教授們,有不少後來也成為臺灣各學界的批判砥柱呢?不同於臺灣下一兩代的教授們因為大學法有六年條款,不再自動成為永久教授,又有SCI等各種 “I” 的要求束縛,解嚴一代的基進教授們大都無此束縛,當年又碰到臺灣教改與高等教育的擴張期,所以在行動與思想上都相對自由,還善於組織社運中教授團體或基金會,比較明顯的有(後期)澄社、臺教會、女學會、人本教育、醫界聯盟等,以及一些冠以「臺灣」之名的活躍學會與期刊組織(如台社、台灣社會學等)。而到了今天,這個解嚴一代的基進教授群,不是已經退休,就是大學裡的資深教授,不少人都做過學院院長,少數人更走過校長之路,但是,除了一些個人式的立德立功、或著作等身立言外,有什麼更可以觀察的學界現象或潮流呢?

因身居人文社會科學界,一種觀察方式可以是,解嚴前後有哪些比較具批判性的研究潮流發展出來?我看到的大略而言有:性別研究、文化研究、台灣社會研究、臺灣史、台灣文學研究、原住民研究、城鄉研究、同志酷兒研究、還有比較後起的如科技與社會研究等。這些新潮流,有的呈現在科技部學門分類的次學門,有的則以新成立的所系乃至新學術期刊的形式出現,而這些潮流的研究成果往往也成為學界與社會上頗受注目的對象,那些新成立的所系,也多少成為當年一些學生運動者進入學院後(如果不是政界、藝術文字創作或其他)的駐足單位。不過當然,沈澱地來說,臺灣的“tenured radicals”世代,力道仍然很不足,仍然有很多值得努力的地方。許多當年的基進教授,在成為資深教授後,有學界的責任要負,有各類計畫經費要爭取,還得應付教育界裡的前後撲來的評鑑、以及科技部與教育部長年習慣以公司管理的模式來形塑大學的新管理文化。那是一個不很友善的文化,甚至,解嚴一代所推動出來的基進學術潮流,可能未來還將碰上青黃不接的繼承困境,從近年來有批判意識的年輕人畏於進入學界、或不願出國深造的趨勢,就多少可以看出來。

也不同於美國的永久教授可以真正永久,臺灣這一個基進世代很多人都已退休、延退或幾年內會退休。除了要面對臺灣對退休者或隱或顯的歧視、以及年金的縮水外,如何善用這一世代豐富的社會經驗、相對成熟的學術功夫,並拾起當年解嚴之初大家彼此合作與連線的智慧,一起來面對比當初解嚴時更複雜嚴峻的臺灣內外情勢,大概是我們解嚴一代基進教授目前比較大的挑戰吧。

回到跨世代論壇我的發言之後,有年輕教授朋友以一張當年我也參與的批判論壇照片相贈。雖然已經忘了那個論壇的主旨、確切年代與地點,但與我同台者都是熟面孔,主題也是當年熟悉的「誰在說謊」,故謹以此不知何年何地的照片紀念這個三十多年的沈澱。

傅大為 2020/9/12

留言

新基進筆記的熱門文章…

Daiwie Fu: A Brief Intellectual Biography

  Daiwie Fu: A Brief Intellectual Biography 1, Brief introduction Daiwie Fu, ( 傅大為 birth in 1953, Sep.) is a   Taiwanese   academic, the founding editor in chief of an international STS academic journal   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 and a self-appointed radical intellectual. Former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STS, now Emeritus Professor in National Yang-Ming Chao-Tong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areas a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gender and medicine in modern Taiwan, gender and science, East Asian STS,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also history of Chinese science (mainly on   biji , Mengxi Bitan and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science in the   Song Dynasty ), and recently he extends his research on actions of contemporary radical intellectuals. He published papers widely in Chinese, English, Italian, Korean, and Japanese. He published three academic books, a few books of social criticisms, and have founded several academ
  重啟核四的脈絡性思考 (刊於「報導者」讀者投書,2021/12/3,第一行可以點入,此文刊於四個公投之前。由朋友邱花妹向我拉稿而來,謝謝。) 後記:四個公投之後,重啟核四公投沒有成功,這是我們當時的希望。但是,在拙文中,筆者特別提到2025年非核家園、屆時替代能源將達到台灣電力的20%。根據筆者在撰寫此文時,筆者估計民進黨政府應該可以作到這個目標,故而支持並肯定這個目標。但沒有想到,四個公投才過,民進黨政府很快的就放棄了這個20%的目標(後來來自經濟部能源局的預估,王美花也認為達不到),我覺得我對民進黨替代能源政策宣示的支持,被打臉了。 我後來在一月六日的 studylist 上,有如下的文字,也算是我對民進黨誠信問題的一個記錄: 2025年再生能源達到20%的承諾或努力何在? 大家好,公投剛過,是否民進黨政府就放棄了2025年再生能源達到20%的承諾或努力?泛藍方面一片罵聲四起。這是公投前的有意說謊嗎? 參考「 2025綠電達不到2成 電力大限 」,特別是其中廣為流傳、來自「立法院預算中心」的表格(經濟部能源局評估2020至2027能源配比簡表),到2025年,再生能源只佔15.2% (燃煤則是接近33%)!到2026再生能源也只有18.0%。 若再參考之前大約一個月前趙家緯、蔡卉荀的文字「 臺灣的非核減煤路徑」 (下面那封之前家緯在 list 上所引的文字),其中的圖五,也都是假設2025再生能源是20%。如果現在只有15%,豈不讓燃煤仍然居高,燃氣並無法補足?圖五也亂了套? 經濟部能源局似乎也有回應。有兩篇「新聞澄清」,其中之一為:「 經濟成長帶動發電增加 但綠能目標總量不變 且燃氣可增調度 」。能源局沒有否定上面的表格圖示,反而提了理由:經濟成長、台商回台投資、台積電擴廠等理由(所謂的分母變大),但那些理由公投前就知道了,家緯那時的文章就已提到,結果現在仍然用這個理由來解釋為何2025年再生能源只能到15%?也都把燃氣當做是解方。可是,那又如何解釋立法院預算中心在上面所看到的表格?特別是燃煤比例仍然不降。能源局甚至隱約意含說,2025再生能源可以達到20%的說法,其實是來自2016的評估,但當時許多國內外事務沒有預料到云云,但這些解釋,為何在公投之前不敢講? 各種數字與解釋很多,但令我驚訝的是,公投才剛過,核四不復出、三接繼續,經濟部就馬上說2025年再

懷念施寄青 2018

懷念施寄青 2018 (此文首先於2018/Aug./09 發佈於 Daiwie Fu 的FB) 今年年初,不知不覺,施寄青施姐,過世 (2015 年一月 ) 有三年了。我最近卻有時想起過去的一件事。有一年施姐和我在台北某大飯店的咖啡廳談事情,但鄰座的一對男女卻似乎不合,男的對女的很兇,說話大聲,而女的就只好低頭噤聲。我聽到時,沒做什麼,只能忍耐,但這是施姐卻冷然對那男人責難說「對女人那麼兇做什麼?」,那似乎是個大漢的男人,沒說什麼,只能低頭帶著那女人,無趣的離開了。離開之後,施姐就回頭接著我們之前所談到的地方,繼續談下去。這就是我過去認識二三十年的施寄青。我有時候會想,如果在類似的情境下,但只有我在,那我能做什麼? 三年多前,聽到施姐的過世,在我日常的忙碌作息中,一時很難適應,也不知能做些什麼,去了施姐的家祭悼念,也去了施姐的兒子們還有她婦運的朋友們為她舉辦的一個盛大的追思會,驚訝於有那麼多我不知道施姐的過去,但當時我卻沒有說什麼話。再想到她過世前不久,施姐找了我和卓穎在台北京站吃飯,她帶了一堆與通靈有關的書給我和卓穎。一如平常,她說了很多,也和卓穎有了些比較直率的對話,然後晚上就回南庄去了,之後我把她送的一本小說《千手觀音》(李念祖著)拿起來讀,其實頗為引人,但沒有看完,日子就這樣的過去了,中間還間隔了施姐的過世。直到今年年初,我和施姐過去的一些交往回憶開始悄悄回來,我對自己說,寫一篇文字來懷念施寄青的時間大概到了。 大約在 1991 年左右,我在「自立早報」寫了一短篇「走過 32 版的婚姻」,對施姐極度成功的《走過婚姻》 (1989) 一書寫了點評論與感想。我大約在那個時候開始注意到性別研究與台灣各種的性別相關議題,而施姐大約也在那個時候知道有我這樣的一個人。因為出版事業十分成功,而施姐又辯才無礙,所以那時她也常在許多大學中做演講,我那時大概是在交大首先看到施姐演講的風采,整個講場坐滿了人,記憶猶新。在當年,大概台灣還很少人能夠對傳統中國文化基本制度之一的婚姻及其問題,做這麼深入的討論,並且還帶著透徹的個人見證。 在那之前,我自己的婚姻也出現危機,在那個至今想來仍相當驚人的過程中,作為一個父權社會中的傳統既得利益者如我,才逐漸瞭解到性別這個既切身又寬廣的領域,我才開始閱讀一些關於婚姻與性別的書籍,也是企圖解決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