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教派的農民階層厭倦了被迫害、厭倦了挨餓、更厭倦了他們傲慢的皇帝,於是在春天起而反抗,他們橫掃奧地利地區,對自己屢戰皆捷興奮不
已。。。他們圍城持續了兩個月,林茲城毫無準備,很快就只能靠馬肉和蕁麻湯充飢。克卜勒的房子就在城牆上,他從自己的工作室就可以俯瞰壕溝裡和城
郊的激烈戰役。那些故事演員從這裡看來多麼渺小,但是他們噴出的血和外溢的內臟卻多麼逼真。他工作的時候(完成《世界的和諧》一書)都被死亡的氣
味包圍。一支分隊駐紮在他家裡。其中有些人他在印刷廠裡見過(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防守軍隊也駐紮在林茲的印刷廠裡,打亂了在忙亂中趕著要印刷「世界的和諧」的克卜勒,克卜勒氣得大罵那些軍人)。他以為孩子們會嚇到,但是他們似乎把這一切當成一場盛大的遊戲。某天早上,在一場激烈的衝突
發生時,孩子們進來告訴他,他床上有一個死掉的士兵。」(《克卜勒》2005 台譯本,時報出版,204頁,原書1981出版)
著名的小說家 John Banville 過去寫過至少三本科學史的小說:Dr. Copernicus,Kepler, 與Newton Letters。令我驚訝的是這三本書都有台譯本,都是時報出版社(「改變科學史的人」系列)出的,而且都是由翻 譯家李淑珺所翻譯。我最近看完了《克卜勒》、還有《牛頓書簡》二小說。在沒有對照原文的情況下,我覺得《克卜勒》十分精彩,與我瞭解的十七世紀初 年歐洲宗教戰中的慘況相當吻合,而且還有更多有趣的事(如他母親被看成巫婆而受審、他如何和傲慢又悽慘的弟谷周旋、和傲慢又遙遠的伽利略通信、他 是皇家數學家,但皇帝只對星占有興趣,欠了克卜勒很多薪水,而克卜勒後半生就到處向皇帝討債),而克卜勒就在其這個混亂與殘酷的時代中逃避宗教審 判的追捕、逃避太太對他永無止盡的抱怨、四處尋求支助與資金讓他寫書與出版書、終一生渾渾噩噩又如夢中出神般的工作。總之我強烈推薦此書。
但是 Banville 的《牛頓書簡》則很糟糕,大概不是翻譯的問題,而是原來的故事很荒唐,與牛頓沒有甚麼關係,而是個當代的牛頓學者到英國鄉間租房子,本來要努力寫牛頓書簡 的論文,但這個工作的意義卻連他自己也懷疑,同時又無意中掉入與鄉村房東太太的誘惑與戀情中,以致前後糾葛不清的故事。和我原來的預期完全無關, 其實是本寫男學者的虛無與感情夢幻的書,本身或許有點意義(還在英國電視第四台改編播放),但對於想瞭解牛頓這個人及其生活世界故事的讀者,完全 不推薦。我現在再找機會閱讀我比較熟悉的哥白尼的《哥白尼博士》一書。
著名的科學哲學家 Stephen Toulmin 在1990 年寫了本十分有趣的書 Cosmopolis: The Hidden Agenda of Modernity,簡單說,他發現與傳統的說法相反,新的研究強調其實十七世紀前半紀是個很糟很糟的世紀,氣 候(小冰期)、黑死疾病、經濟蕭條、暗殺與內戰頻繁、特別是歐洲的三十年宗教戰爭,新教與天主教配合各地的王權之爭,彼此相殺,殘酷而死傷無數。 而這個三十年戰爭的主要來源之一,就是當年以強調宗教容忍而著名的法國國王亨利四世被暗殺而開始(2012的電影「為愛宣戰」 (Henry of Navarre 2012, Jo Baier),就在演亨利四世的前傳)。Toulmin 論點的有趣之處,就是說在那個亂世之中,各種教派的絕對主義相爭殘殺不已,這才促動了當年笛卡爾開始沈思,尋求一個跨越宗教派別之外的哲學確定性。在英國 則有霍布士對英國內戰的反思,導致他寫利維坦,宗教與政治爭議也導致後來的波義耳皇家學院設計不談政治與宗教的實驗室生活。而在這個亂世漩渦中心 的人,其實是後來以他之名而傳世有三定律的數學家、路德教派信徒、生于伍騰堡(今天南德),在讀大學時,私下跟 Maestlin 學習哥白尼學說,完成神學博士後轉而探究造物主的數學規劃的約翰‧克卜勒 (Johannes Kepler, 1571-1630)。而 Banville 的小說 Kepler, 就是在描述這位數學家,描寫他所的喜愛天上星空的幾何秩序,是唯一能給他在亂世中以安慰的東西。同時也描寫他對宇宙萬事萬物追求一種神秘又數學的「世界的 和諧」,是他在這個混亂、殘酷、又渾渾噩噩的人生中最後的救贖。
可惜後來 Steven Shapin 寫所謂的《科學革命》(1996)小書時,並沒有把 Toulmiin 這些可以深思的觀點考慮在內。對STS相關知識博學的 Sismondo, 後來寫《STS導論》(2004) 時,倒是注意到 Toulmin 這本書,還有 Henry of Navarre 的故事。
大為 (2014/3/6 發表於 STS email list)
著名的小說家 John Banville 過去寫過至少三本科學史的小說:Dr. Copernicus,Kepler, 與Newton Letters。令我驚訝的是這三本書都有台譯本,都是時報出版社(「改變科學史的人」系列)出的,而且都是由翻 譯家李淑珺所翻譯。我最近看完了《克卜勒》、還有《牛頓書簡》二小說。在沒有對照原文的情況下,我覺得《克卜勒》十分精彩,與我瞭解的十七世紀初 年歐洲宗教戰中的慘況相當吻合,而且還有更多有趣的事(如他母親被看成巫婆而受審、他如何和傲慢又悽慘的弟谷周旋、和傲慢又遙遠的伽利略通信、他 是皇家數學家,但皇帝只對星占有興趣,欠了克卜勒很多薪水,而克卜勒後半生就到處向皇帝討債),而克卜勒就在其這個混亂與殘酷的時代中逃避宗教審 判的追捕、逃避太太對他永無止盡的抱怨、四處尋求支助與資金讓他寫書與出版書、終一生渾渾噩噩又如夢中出神般的工作。總之我強烈推薦此書。
但是 Banville 的《牛頓書簡》則很糟糕,大概不是翻譯的問題,而是原來的故事很荒唐,與牛頓沒有甚麼關係,而是個當代的牛頓學者到英國鄉間租房子,本來要努力寫牛頓書簡 的論文,但這個工作的意義卻連他自己也懷疑,同時又無意中掉入與鄉村房東太太的誘惑與戀情中,以致前後糾葛不清的故事。和我原來的預期完全無關, 其實是本寫男學者的虛無與感情夢幻的書,本身或許有點意義(還在英國電視第四台改編播放),但對於想瞭解牛頓這個人及其生活世界故事的讀者,完全 不推薦。我現在再找機會閱讀我比較熟悉的哥白尼的《哥白尼博士》一書。
著名的科學哲學家 Stephen Toulmin 在1990 年寫了本十分有趣的書 Cosmopolis: The Hidden Agenda of Modernity,簡單說,他發現與傳統的說法相反,新的研究強調其實十七世紀前半紀是個很糟很糟的世紀,氣 候(小冰期)、黑死疾病、經濟蕭條、暗殺與內戰頻繁、特別是歐洲的三十年宗教戰爭,新教與天主教配合各地的王權之爭,彼此相殺,殘酷而死傷無數。 而這個三十年戰爭的主要來源之一,就是當年以強調宗教容忍而著名的法國國王亨利四世被暗殺而開始(2012的電影「為愛宣戰」 (Henry of Navarre 2012, Jo Baier),就在演亨利四世的前傳)。Toulmin 論點的有趣之處,就是說在那個亂世之中,各種教派的絕對主義相爭殘殺不已,這才促動了當年笛卡爾開始沈思,尋求一個跨越宗教派別之外的哲學確定性。在英國 則有霍布士對英國內戰的反思,導致他寫利維坦,宗教與政治爭議也導致後來的波義耳皇家學院設計不談政治與宗教的實驗室生活。而在這個亂世漩渦中心 的人,其實是後來以他之名而傳世有三定律的數學家、路德教派信徒、生于伍騰堡(今天南德),在讀大學時,私下跟 Maestlin 學習哥白尼學說,完成神學博士後轉而探究造物主的數學規劃的約翰‧克卜勒 (Johannes Kepler, 1571-1630)。而 Banville 的小說 Kepler, 就是在描述這位數學家,描寫他所的喜愛天上星空的幾何秩序,是唯一能給他在亂世中以安慰的東西。同時也描寫他對宇宙萬事萬物追求一種神秘又數學的「世界的 和諧」,是他在這個混亂、殘酷、又渾渾噩噩的人生中最後的救贖。
可惜後來 Steven Shapin 寫所謂的《科學革命》(1996)小書時,並沒有把 Toulmiin 這些可以深思的觀點考慮在內。對STS相關知識博學的 Sismondo, 後來寫《STS導論》(2004) 時,倒是注意到 Toulmin 這本書,還有 Henry of Navarre 的故事。
大為 (2014/3/6 發表於 STS email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