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愛丁頓西非洲日全蝕觀察的百年公案

 愛丁頓西非洲日全蝕觀察的百年公案

大家好,大為發表此文(如上連結含圖片,可下載)於2020年10月刊登於《科學發展》月刊574期STS專欄。

愛丁頓西非日全蝕觀察的百年公案

 

去年2019年,是英國天文物理學家愛丁頓(Author Eddington, 1882-1944)1919年遠赴西非洲的普林西比島(principe island),觀察日全蝕時太陽旁邊恆星位移的一百週年紀念,因為光線經過重力場會彎曲,用來證實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據說正是這個困難的實驗或說觀察,為當年證實廣義相對論的困難過程,揭開了序幕。而光是在2019年,就起碼有三本書出版,分別由物理學家、科學史家、科學新聞工作者執筆,仔細重述這個過程,包括當年在一次大戰以來的歐洲政治脈絡與這個遠征的關係(Coles 2019)

 

無獨有偶,在2008年由BBCHBO聯手,也拍攝了一部著名的電影Einstein and Eddington,從愛因斯坦在德國的環境到愛丁頓在英國的脈絡,從一次大戰的戰前到戰後,仔細描寫二人不同的私人生活與研究,還有二人相同的反戰立場,以及在敵對國家中彼此的尊敬,到最後戰後在英國的正式會面,表現出大科學家之間的惺惺相惜。這部電影的最高潮,當然就是愛丁頓到普林西比島的日蝕觀察,並最後公開證實愛因斯坦是對的。這是一部編導(P. Martin)仔細、攝影優美的好電影,但在科學史的意義上,卻問題重重,稍後會再回到這部電影來。



其實,二次大戰之後,愛因斯坦的大名已經遠播,為何還要對愛丁頓當年的這個實驗花如此多的筆墨?而且一般而言,從一九一九年以降到1960年代,在好些次日全蝕的觀察上,科學界也都大致證明了廣義相對論預測的光線彎曲。那麼愛丁頓的日蝕觀察,從上世紀後半期以來,有什麼更新的議題出現呢?簡單說,當年南半球的日全蝕觀察,其實極為困難。普林斯島的觀測,只有兩張低品質的感光底片可用,但後來許多的科普故事,都只集中在這個觀測。其實當年英國皇家天文署,除了派出西非的遠征隊外,還有另外一支隊伍遠赴巴西東北角的索布拉爾(Sobral)觀察日蝕,而且得到更多較好品質的底片,整體而言也更複雜。再說,就物理學而言,相對論認為光線經過重力場會彎曲,但牛頓光學也認為會如此彎曲,只是彎曲的程度有不同的預測。那麼即使看到全日蝕時的星座位移,究竟證實誰是對的呢?前面提到的電影裡劇情說,愛丁頓只看到星座位移(“a gap”),就說愛因斯坦是對的,並把堅決支持英國科學之神牛頓的英國科學家們氣走,這當然是極端簡化甚至扭曲歷史的結果,讓觀眾只看到科學的邏輯理想面。

 

根據廣義相對論,光線在太陽旁彎曲的程度有多少?愛因斯坦當年當然需要算出來。他也知道過去就有人曾以牛頓觀點來計算過(von Solder 1801),大約是0.8弧秒(arc second),而愛因斯坦自己也計算了好幾次,第一次竟然結果還與牛頓的一樣,到了1916才算出他比較滿意的1.75弧秒。甚至到1921年,德國物理諾貝爾獎得主Philipp Lenard還重新計算 von Solder的牛頓光線彎曲數值,用以批評愛因斯坦。一個問題是,從現代數值計算的角度來看,愛因斯坦當年的演算其實隱晦而不嚴謹,但愛丁頓當年並不覺得愛因斯坦的推導有問題。其實當年已經有更精確的演算,愛丁頓也未加注意,而且認為索布拉爾的許多底片都有問題(18張品質較差的都顯示牛頓的數值),他只挑出其中幾張品質較好的(8張品質較好的比較接近愛因斯坦的數值),與他在普林西比島的兩張低品質底片,合起來說彎曲的結果符合愛因斯坦的計算。

 

這樣問題就來了,是否愛丁頓早就覺得愛因斯坦的理論是對的,所以起碼在無意識下選了對相對論有力的底片數值?這個起碼是無意中的選擇,究竟影響了當年科學史的進展有多大?這個疑問,從物理學家Sciama (1969)、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家Earman and Glymour (1980),到後來的STS社會學家Collins and Pinch (1993, 1998)都提出不同程度的疑問。然後經過私下口語的傳播與誇大,導致百年前愛丁頓的科學誠信度受到質疑。而物理學家Daniel Kennefick (2019, 2005)長期以來的努力,也是在企圖回復愛丁頓的聲譽,還有他公正科學判斷的品質。

 

以下,筆者就說明與評論STS學者柯林斯(Collins)與聘區(Pinch)在其名著The Golem第二版(1998)中進一步的討論,還有與物理學家K. Gottfried的辯論。首先他們認為愛丁頓對南半球兩地的日蝕底片的選擇,的確難以擺脫先入為主觀念的影響,起碼,光就1919的日蝕觀測,並不足以明確地證明愛因斯坦就是對的,說相對論的成立或推翻牛頓力學,其實無法以一兩次的關鍵實驗就來證明,科學的實作過程其實遠為複雜而多變。一個重要的科學實驗,只是一條絲線,而一個科學新世界的成立,其實是很多絲線(且不一定都是實驗)彼此纏繞成厚實的繩索而形成。

 

其次,愛因斯坦當年光線彎曲程度的演算,Earman等科學哲學家認為演算不夠嚴謹,所以愛丁頓的無異議接受是可議的。但是柯林斯等STS人認為若從現代的演算標準來說,愛因斯坦的確不夠嚴謹,但在1910年代現代的演算標準尚未完成,所以愛丁頓接受愛氏的演算無可否非。柯林斯等再發揮說,或許今天的科學家並不在乎究竟歷史實際發生的情景為何,只要給學科學的學生理想的邏輯推論歷史就好,畢竟科學已經夠難了。但是對於一般人而言,我們反而更需要瞭解科學的實際過程究竟為何,而非一些理想化的神話。社會大眾要對科學有現實的認識,如此在充滿科技爭議的現代社會中,公民才能夠對科學的成功與失敗有真實的評估。

 

但是,複雜而常有爭議的科學,最後的結果與共識,如果不是透過理想化的科學方法而來,那又是怎麼達到的呢?柯林斯等的看法是,是透過專業科學家們彼此之間的協商,所以我們今天之所以活在相對論的世界裡,並非自然界一直逼的我們承認,其實有很大的部份是科學家們長期協商之後的決定。科學理論與實驗之間的衝突與折衝,並沒有簡單的科學方法可以來做裁定,理想化的關鍵實驗的背後,都有著更多科學社群之中的政治過程。甚至,具有論辯魅力(charismatic)、有著不屈不撓領袖特質的科學家,如當年Richard Garwin的努力,聯合幾位實驗學物理家一起搬倒重力波的原始倡議者Joseph Weber。又如長年負責地下太陽微中子測試實驗的Ray Davis其實驗結果與恆星演化理論不斷的抵觸,因他的測試器一直找不到理論預測該有的太陽微中子群,那麼他如何能夠持續維持與理論家的彼此信任關係,同時也一直耕耘實驗學界而被認為是最好的實驗者,這種協商與共識的形成,才是我們該了解的。

 

當然,這種在專家社群中協商的說法、這種訴諸不屈不撓領袖特質的解釋,對於我們瞭解科學,是否可以成為一個比較具一般性的STS理論?我想在這裡無法過度跳躍,而需要更強調歷史與社會個案研究的重要性。每個個案都有許多重要的不同細節,很難一概而論。如何從個案的細節,逐漸摸索到跨越原有個案之外的線索與新的意義,這也正是磨練STS視野所需要的功夫。

 

陽明大學榮譽教授 傅大為 2020/9/15

 

 

書目:

Coles, Peter 2019 “Relativity Revealed” Nature, April 18.

Collins, Harry M. and Pinch, Trevor (1993). The Golem: What Everyone Should Know

about Sci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98) second edition with Afterword.

Collins, Harry M. 2011 Gravity’s Ghost《重力的幽靈:關於實驗室、觀測、以及統計數據在21世紀的科學探險》(2018) 劉怡維、秦先玉合譯,左岸文化:新北市

Earman, John and Glymour, Clark (1980). “Relativity and Eclipses: The British eclipse

expeditions of 1919 and their predecessors” Historical Studies in the Physical Sciences

11, 49-85.

Kennefick, Denial (2005) "Not Only Because of Theory: Dyson, Eddington and the Competing Myths of the 1919 Eclipse Expedition". Proceedings of the 7th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General Relativity44: 89–101.

_____________ (2019) No shadow of a Doubt, Princeton Univ. Press.

Sciama, Dennis William (1969). The Physical Foundations of General Relativity

Doubleday, New York.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ddington_experiment#Later_research (2020/9/13 accessed)

 

 


留言

新基進筆記的熱門文章…

Daiwie Fu: A Brief Intellectual Biography

  Daiwie Fu: A Brief Intellectual Biography 1, Brief introduction Daiwie Fu, ( 傅大為 birth in 1953, Sep.) is a   Taiwanese   academic, the founding editor in chief of an international STS academic journal   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 and a self-appointed radical intellectual. Former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STS, now Emeritus Professor in National Yang-Ming Chao-Tong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areas a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gender and medicine in modern Taiwan, gender and science, East Asian STS,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also history of Chinese science (mainly on   biji , Mengxi Bitan and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science in the   Song Dynasty ), and recently he extends his research on actions of contemporary radical intellectuals. He published papers widely in Chinese, English, Italian, Korean, and Japanese. He published three academic books, a few books of social criticisms, and have founded several academ
  杭士基談俄國入侵烏克蘭: 它的起源、如何應對、與人類歷史的關鍵 杭士基在 2022 三月一日發表了這個談話。雖然離今天已經過了一個星期了,但這個談話的觀察與回顧,超越了每日的侵略與戰爭進展,很值得我們細讀與反思,甚至可以放進台灣今天的脈絡裡。文中有七個地方,杭士基訪談原文在那裡都有進一步的網址,算是他自己的資料註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進入網頁原文去找那些超連結,另外我也加了八個譯注, 放在譯文結尾 。 傅大為 Mar. 8th 此文在 Truthout 的原網址為: https://truthout.org/articles/noam-chomsky-us-military-escalation-against-russia-would-have-no-victors/ ------------------------------     諾姆.杭士基 (Noam Chomsky) :美國對俄國的軍事行動升級,不會有勝利者 Truthout, 1/March/2022, C.J.Polychroniou 訪談 傅大為譯 2022/3/8 前言: 俄國入侵烏克蘭,讓世人大吃一驚。杭士基在一個 Truthout 的獨家訪談中認為,它是個無端、沒有正當理由的攻擊,並將成為 21 世紀歷史上最主要的戰火罪行之一。俄國總統普丁的政治考慮,不能用來做為發動入侵一個主權國家的理由。但是,面對這個可怕的入侵,美國一定得採用緊急的外交作法,而非軍事行動的升級,因為後者可能會成為「執行我們整個物種的死刑,沒有任何勝利的一方」。 諾姆.杭士基 (Noam Chomsky) 是國際上承認當今在世最重要的知識分子之一。他的知識地位曾被拿來與伽利略、牛頓與笛卡爾做比較,因為他的工作在一整串不同的學術與科學研究上都有極大的影響,包括了語言學、邏輯與數學、計算機科學、心理學、媒體研究、哲學、政治與國際關係等。他是約 150 本書的作者。。。 MIT 的榮譽學院教授、目前是 Arizona 大學的桂冠教授。   Polychroniou: 諾姆,俄國入侵烏克蘭,驚訝了很多人,震驚了世界。但早有很多的跡象顯示,普丁對 NATO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向東擴張、還有華盛頓拒絕認真看待普丁的維安「紅線」(包括烏克蘭),已經變得非常惱怒。你想,為何他在這
  重啟核四的脈絡性思考 (刊於「報導者」讀者投書,2021/12/3,第一行可以點入,此文刊於四個公投之前。由朋友邱花妹向我拉稿而來,謝謝。) 後記:四個公投之後,重啟核四公投沒有成功,這是我們當時的希望。但是,在拙文中,筆者特別提到2025年非核家園、屆時替代能源將達到台灣電力的20%。根據筆者在撰寫此文時,筆者估計民進黨政府應該可以作到這個目標,故而支持並肯定這個目標。但沒有想到,四個公投才過,民進黨政府很快的就放棄了這個20%的目標(後來來自經濟部能源局的預估,王美花也認為達不到),我覺得我對民進黨替代能源政策宣示的支持,被打臉了。 我後來在一月六日的 studylist 上,有如下的文字,也算是我對民進黨誠信問題的一個記錄: 2025年再生能源達到20%的承諾或努力何在? 大家好,公投剛過,是否民進黨政府就放棄了2025年再生能源達到20%的承諾或努力?泛藍方面一片罵聲四起。這是公投前的有意說謊嗎? 參考「 2025綠電達不到2成 電力大限 」,特別是其中廣為流傳、來自「立法院預算中心」的表格(經濟部能源局評估2020至2027能源配比簡表),到2025年,再生能源只佔15.2% (燃煤則是接近33%)!到2026再生能源也只有18.0%。 若再參考之前大約一個月前趙家緯、蔡卉荀的文字「 臺灣的非核減煤路徑」 (下面那封之前家緯在 list 上所引的文字),其中的圖五,也都是假設2025再生能源是20%。如果現在只有15%,豈不讓燃煤仍然居高,燃氣並無法補足?圖五也亂了套? 經濟部能源局似乎也有回應。有兩篇「新聞澄清」,其中之一為:「 經濟成長帶動發電增加 但綠能目標總量不變 且燃氣可增調度 」。能源局沒有否定上面的表格圖示,反而提了理由:經濟成長、台商回台投資、台積電擴廠等理由(所謂的分母變大),但那些理由公投前就知道了,家緯那時的文章就已提到,結果現在仍然用這個理由來解釋為何2025年再生能源只能到15%?也都把燃氣當做是解方。可是,那又如何解釋立法院預算中心在上面所看到的表格?特別是燃煤比例仍然不降。能源局甚至隱約意含說,2025再生能源可以達到20%的說法,其實是來自2016的評估,但當時許多國內外事務沒有預料到云云,但這些解釋,為何在公投之前不敢講? 各種數字與解釋很多,但令我驚訝的是,公投才剛過,核四不復出、三接繼續,經濟部就馬上說2025年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