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TS的發展過程中,一般而言,對技術的STS研究,要晚於對科學的,所以技術研究的經典與重要論文,好像總是晚一點。而且也讓STS之外的早
年相關學者,能夠利用的機會也不多,例如Duke大學土木工程、還有歷史學的雙料教授,以研究工程的「失敗」而著名的 Henry
Petroski。
臺灣的STS學者或同學,一般而言都不陌生如 Edward Tenner 這樣的科技與文史雙棲的學者,特別是他所寫的書 Our Own Devices (2003) (臺灣翻譯成「不只是發明」,時報2004),是個教學的好教材,而且 Tenner 也使用到一些STS技術研究,如Bijker的,還有醫學史如 Porter 的成果。但是對我個人而言,Petroski卻相對陌生,很多年前曾聽林登立、泉源等朋友特別稱讚 Petroski, 所以買了他的一些專書還有文集,看了一些,但從也不曾在教學上用到,而且當時也不清楚他的觀點和STS技術研究者如何彼此互動。倒是最近,我偶然看到臺灣 的翻譯書群中,竟然至少已經有六本 Petroski 的翻譯書了!「利器」The Evolution of Useful Things, (時報 1997),「鉛筆」The Pencil (1989), (時報1997),「書架」The Book on the bookshelf, (藍黥 2000),「打造世界的工程師」Remaking the World (新新聞 2001),「小處著手」Small Things Considered, (時報 2004),然後是去年2014, 經濟新朝社終於翻譯了 Petroski 最早的成名之作「工程、設計、與人性」To Engineer is Human (1982)。真令我大吃一驚。
如果這些書都是臺灣譯者翻譯(不是來自中國)的,那麼臺灣現在已經有這個一大塊翻譯書,與STS的技術研究頗為相關,而且一般大學生都可以很容易 上手讀的書,我們STS學界真應該好好利用一番。我不清楚,STS學界對 Petroski的翻譯書使用的程度如何?對Petroski 觀點的看法又如何?當然我聽說有STS朋友已經用了「鉛筆」來上研究所的課,不知成效與翻譯各自如何,願聞其詳。
因為我過去就已經看了部分的 To Engineer (副標:the Role of Failure in Successful Design) 一書,也參考了部分的翻譯本,所以以下我就說說這本翻譯書。首先,此翻譯書的書名奇怪而平凡(見上),原書名 "To Engineer is Human" 是個很有意思的一句話,但在譯書封面上消失了。在譯書的編後記裡,編者從某教授的解說裡,說出了此書名的正確源流,但是此書已經馬上就要發印了,封面也設 計好了,所以大概原來的譯名來不及改,其實譯書的副標題也不對原意(「為什麼成功的設計都是從失敗開始?」)。第三,封面用圖,出版社大概很高興 有自己的設計,但是在視覺效果上,我覺得遠不如原書封面的震驚感(美國的 Tacoma Narrows Bridge callapse in 1940)。
至於譯者本人楊幼蘭,她就是十多年前翻譯「鉛筆」的同一譯者。我大致翻閱了兩三章,覺得翻譯的還可以,因為有許多工程、失敗與檢討的細節,專有或 慣用名詞很多,並不易翻,一些地方即使是讀原書也不易明瞭,全書有些圖片幫助不小,英國BBC也曾有特別的專輯(YouTube上有)來重製此書 的視覺故事,我想都有助於瞭解全書的細節與失敗分析檢討。偶而有問題的翻譯,大概需要工程史的知識才行,如 "iron and concrete bridges and skyscrapers", 翻成「鐵製及混凝土製的橋樑。。。」(頁79),另外例如在討論紐約布魯克林橋的意外時,譯筆也有問題(頁203),還有如第二章的章名"Falling down is part of growing up", 譯本的章名竟翻成「失敗為成功之母」,太母性化了吧?不過大致而言,楊幼蘭的譯筆應該是可以接受的。
最後,就如我一開始所言,當年的 Petroski 完成此書很早(1982, 收集自他在 American Scientists 中的專欄),所以STS裡面技術研究,甚至與技術研究相關的技術史或技術社會學,Petroski 都很少引用。他頂多引用了孔恩的「結構」、Perrow 的「常態意外」。他在1992 Vingage 版中的新後記,提到了挑戰者號失事,他也只提到工程師 Roger Boisjoly, 但卻沒有提到與STS關係更密切的 Diane Vaughan 的名著,更不用說一些STS技術研究者如 Wynne 從挑戰者號失事所發展出的新看法。這種情形,一直到他1989寫出 The Pencil 的名著時,情況好像並沒有改變多少。
但不論如何,臺灣已經有不少 Petroski 的翻譯書了(即使有些已經絕版,但圖書館中都有),我猜想許多學校工學院的師生們會是這些書的主要讀者之一,這應該是STS技術研究者介入的一個好機會。
大為 (2015/6/30 first posted in STS email list)
臺灣的STS學者或同學,一般而言都不陌生如 Edward Tenner 這樣的科技與文史雙棲的學者,特別是他所寫的書 Our Own Devices (2003) (臺灣翻譯成「不只是發明」,時報2004),是個教學的好教材,而且 Tenner 也使用到一些STS技術研究,如Bijker的,還有醫學史如 Porter 的成果。但是對我個人而言,Petroski卻相對陌生,很多年前曾聽林登立、泉源等朋友特別稱讚 Petroski, 所以買了他的一些專書還有文集,看了一些,但從也不曾在教學上用到,而且當時也不清楚他的觀點和STS技術研究者如何彼此互動。倒是最近,我偶然看到臺灣 的翻譯書群中,竟然至少已經有六本 Petroski 的翻譯書了!「利器」The Evolution of Useful Things, (時報 1997),「鉛筆」The Pencil (1989), (時報1997),「書架」The Book on the bookshelf, (藍黥 2000),「打造世界的工程師」Remaking the World (新新聞 2001),「小處著手」Small Things Considered, (時報 2004),然後是去年2014, 經濟新朝社終於翻譯了 Petroski 最早的成名之作「工程、設計、與人性」To Engineer is Human (1982)。真令我大吃一驚。
如果這些書都是臺灣譯者翻譯(不是來自中國)的,那麼臺灣現在已經有這個一大塊翻譯書,與STS的技術研究頗為相關,而且一般大學生都可以很容易 上手讀的書,我們STS學界真應該好好利用一番。我不清楚,STS學界對 Petroski的翻譯書使用的程度如何?對Petroski 觀點的看法又如何?當然我聽說有STS朋友已經用了「鉛筆」來上研究所的課,不知成效與翻譯各自如何,願聞其詳。
因為我過去就已經看了部分的 To Engineer (副標:the Role of Failure in Successful Design) 一書,也參考了部分的翻譯本,所以以下我就說說這本翻譯書。首先,此翻譯書的書名奇怪而平凡(見上),原書名 "To Engineer is Human" 是個很有意思的一句話,但在譯書封面上消失了。在譯書的編後記裡,編者從某教授的解說裡,說出了此書名的正確源流,但是此書已經馬上就要發印了,封面也設 計好了,所以大概原來的譯名來不及改,其實譯書的副標題也不對原意(「為什麼成功的設計都是從失敗開始?」)。第三,封面用圖,出版社大概很高興 有自己的設計,但是在視覺效果上,我覺得遠不如原書封面的震驚感(美國的 Tacoma Narrows Bridge callapse in 1940)。
至於譯者本人楊幼蘭,她就是十多年前翻譯「鉛筆」的同一譯者。我大致翻閱了兩三章,覺得翻譯的還可以,因為有許多工程、失敗與檢討的細節,專有或 慣用名詞很多,並不易翻,一些地方即使是讀原書也不易明瞭,全書有些圖片幫助不小,英國BBC也曾有特別的專輯(YouTube上有)來重製此書 的視覺故事,我想都有助於瞭解全書的細節與失敗分析檢討。偶而有問題的翻譯,大概需要工程史的知識才行,如 "iron and concrete bridges and skyscrapers", 翻成「鐵製及混凝土製的橋樑。。。」(頁79),另外例如在討論紐約布魯克林橋的意外時,譯筆也有問題(頁203),還有如第二章的章名"Falling down is part of growing up", 譯本的章名竟翻成「失敗為成功之母」,太母性化了吧?不過大致而言,楊幼蘭的譯筆應該是可以接受的。
最後,就如我一開始所言,當年的 Petroski 完成此書很早(1982, 收集自他在 American Scientists 中的專欄),所以STS裡面技術研究,甚至與技術研究相關的技術史或技術社會學,Petroski 都很少引用。他頂多引用了孔恩的「結構」、Perrow 的「常態意外」。他在1992 Vingage 版中的新後記,提到了挑戰者號失事,他也只提到工程師 Roger Boisjoly, 但卻沒有提到與STS關係更密切的 Diane Vaughan 的名著,更不用說一些STS技術研究者如 Wynne 從挑戰者號失事所發展出的新看法。這種情形,一直到他1989寫出 The Pencil 的名著時,情況好像並沒有改變多少。
但不論如何,臺灣已經有不少 Petroski 的翻譯書了(即使有些已經絕版,但圖書館中都有),我猜想許多學校工學院的師生們會是這些書的主要讀者之一,這應該是STS技術研究者介入的一個好機會。
大為 (2015/6/30 first posted in STS email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