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訪談傅大為 on SSK and Kuhn (2016/Dec.)

傅大為訪談
訪談日期:2016126
訪談人:黃之棟
受訪者:傅大為

黃之棟:是不是先請教一下,您當初是怎麼接觸到愛丁堡學派的?

傅大為:愛丁堡學派的接觸是在Columbia(哥倫比亞大學)(RobertMerton(莫頓)科學社會學的Seminar裡面。當時有些社會系的同學也會說,現在愛丁堡科學知識社會學很重要。早期的STS也開始在批評Merton的東西,當時莫頓也會比較自我防衛,覺得人家都誤解他,沒有好好看他的書,類似這樣的事情。所以當時我們在美國已經聽到這些傳言。後來Harry Collins也到了莫頓的 Seminar去做演講,我們也都去聽了。那時候Collins很年輕,遇到Merton都畢恭畢敬的。大概是這樣的過程。


那當時我們到底讀過多少愛丁堡的東西?我現在已經記不得了。可是我現在寫自己的書稿的時候,就用了一些我比較早期收集的資料。我去找我過去的檔案,發現有些資料是我在哥大時影印的。經過了三十年,我現在才仔細地看,所以那時候還沒有看的那麼仔細。我回到台灣以後,開了科學社會學的課。但不只這個課,還開了西方科學思想史和西方科學社會史。我開西方科學社會史的時候,有時候會花一個月的時間或是三四個禮拜,來讀Barry Barnes(1985)About Science。那也是教科書,就是寫給大家看的東西。我在西方科學社會史也會教這樣的東西。這是我早期接觸與傳播愛丁堡學派的過程。回台灣之後,大概除了我以外,就比較少人在大學教授科學社會學,那時候我用了一本Science in Context (Barnes & Edge,1992)的論文集。那本書裡面我們討論很多文章,像林崇熙也從這本書裡面,得到很多靈感。他那時候還是清華歷史所的研究生。那本書,我到現在有時還會參考,我在寫SSK歷史建構的過程中間,還是會參考那本書。

黃:我有點好奇。因為老師的經歷比較特殊,您是直接從Merton的課堂上學習的。那時的美國社會學界是什麼樣的情況?特別是當時強綱領挑戰的箭靶其實正好就是莫頓。

傅:其實不一定。像愛丁堡學派的領航人之一David Bloor(1973; 1983: Chapter 8)批評的箭靶有幾次都是針對Karl Mannheim(曼罕),而不是莫頓。Barnes寫的才是比較針對莫頓。可是David Bloor不是,他說曼罕較膽小不敢前進,還好有維根斯坦。我在書稿裡面有提到,有一個叫做David KaiserMIT學者,他曾經寫過嬉皮如何轉變美國物理學的書(Kaiser, 2012)。同樣這個作者,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說其實Bloor對科學社會學的瞭解,還是受了Merton的一些影響(Kaiser, 1998)。後來他跟Bloor有一些討論,但Bloor沒有完全同意他。因為Kaiser寫那篇論文的原因是,他覺得曼罕沒有像Bloor寫的那樣,膽子那麼小。主要是因為曼罕那時候關心的是歐洲的狀況,特別是歐洲人文世界的狀況,科學不是他主要想討論的內容。

黃:您那時候在課堂上,像莫頓對Collins(柯林斯)的態度是怎樣?

傅:當然是還算開放。不過他們也有一些辯論,辯論的時候柯林斯就有點畢恭畢敬的。其實當然有一些討論,但因為我那時候對柯林斯的東西,知道的也很少。我記得莫頓還在的時候,我去上了兩年科學社會學的研討課,中間有些主題我是記的很清楚的,可是柯林斯的演講題材,我的印象就不是那麼深了,但記得他似乎被莫頓質疑很久。[1]

黃:另外一個比較好奇的是,老師以前念的是科學哲學與科學史,怎麼會去上默頓的課呢?

傅:所以默頓不是我的指導老師,他是我科學社會學的老師,我對他的記憶與感情其實很深。為什麼會這樣呢?第一個,因為Merton(1970)他的十七世紀的英國科技與社會是科學史。所以我們在他的研討課也讀過那本書;另一方面,我在美國讀書的時候,一直對社會學很有興趣,因為我們也關心台灣社會。因此想知道有沒有一些社會學的角度,可以切入。那時候我在哥大的時候,知道他在哥大社會系很有名,而且默頓是做科學社會學,這和我做的科學史或科學哲學是相關的,所以就很積極的去上他的課。

因為哥大哲學系開的課不是很多,我有興趣的也不是很多,所以我對哲學系的感覺是:「略有失望」。但是因為來到紐約,就想說用其他東西來補充,特別是默頓(與H.Zuckerman合開)精彩的科學社會學研討課以及他對學生的熱心。當時Edward Said(薩依德)也在哥大教書,可是我完全不知道這個人。所以我後來覺得我真的是很stupid[]。而如果我早點知道薩依德的Orientalism,就一定會去聽聽看。所以這個很奇怪,我最近還在臉書討論這個問題:以前新橋譯叢[2]出版的翻譯書,包括了科學革命的結構,但譯書裡面似乎完全沒有後結構主義的東西,但是韋伯的書卻翻譯了很多。那個時代為什麼會是那個樣子?傅科(Foucault)的東西也都沒有。有人說是因為韋伯熱,但高承恕也說了幾次,其實沒有韋伯熱。

黃:我想來談談您的這篇文章。一個滿有意思的地方是,這個專輯是孔恩五十周年的紀念[3]。但包括傅老師您的那篇文章在內,論文集裡面絕大多數好像都與SSK有關。從那個之後,大家似乎對SSK的討論變得比較有興趣。老師那時候是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嗎?

傅:我在寫這個東西的時候,之所以會談到SSK,是因為孔恩跟SSK有許多恩怨關係。Ian Hacking(海金)那時候又來過台灣[4],為了回應我的問題,他談到了孔恩跟SSK的關係。他認為孔恩有一個顛倒的Oedipus情節(reverse Oedipus complex)。但我覺得不是這樣。海金後來也不再提這件事情了。你知道,西方的大學者來到台灣,講話都會變得比較大膽。我們STM期刊以前有一個海金的精彩座談,就包含這些東西[5]。所以從孔恩五十周年[的脈絡],我就來回顧海金所說的,還有孔恩跟SSK的關係,特別是孔恩在1991年寫的The trouble with the historical philosophy of science”(Kuhn, 1992)。那篇文章其實台灣人知道的不多(我也覺得很驚訝)。最近有一個STS的朋友,他告訴我說,他孔恩的文章都知道,唯獨這一篇重要的文章不知道。

所以我大概是想分清楚孔恩跟SSK的關係究竟是什麼。我不接受海金的說法,更不接受Steve Fuller(符勒)的說法,所以在這個狀況下,我就需要來處理孔恩SSK的關係。同時,科學哲學出身的戴東源(2014),他寫了一篇孔恩、布洛爾與對稱性原則。當然他以前有說過,之所以會寫那篇文章是因為受到我和陳瑞麟的刺激,所以才來寫這個東西。他是從科學哲學的觀點出發,也對SSK很不滿意。他以前的博士論文我就是口試委員。他寫這篇文章,寫得還算不錯,所以也讓多一點人注意到了SSK。當然,他是在批評SSK,說不定有時候人家看了,會覺得SSK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常常在台灣是要從有人在批什麼,你才會知道那個被批的東西是什麼。

黃:我知道老師正在寫一本新書。要寫一本新書,一定累積了很多資料,如果要您改寫2014年這篇文章的話,您覺得有哪些東西是需要修改的?

傅:根本才三年不到阿!所以這篇文章應該算是新的吧![]如果你說有什麼東西要改的話,因為這篇文章裡面,我討論了一些John Forrester。他是劍橋一位跟王文基老師滿有關係的教授,是寫Freud的專家,在前一陣子過世了。Forrester是孔恩的學生,曾經寫了一篇文章分析孔恩的心理狀態(Forrester, 2007)。我覺得寫的不錯,但是我還是有不同意他的地方。我的那篇文章有一小節就是在談孔恩的心理狀態,但對我今天來講,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因為今天我是要從STS去談。兩年以前,因為是孔恩Structure 出版50週年,所以就我能力所及孔恩的每個面向,我大概都希望能碰一下。有些部分我覺得有點急切,可是台灣也不知道。台灣大部分人也是不知道符勒,但是我覺得他批評孔恩的太不像話了,所以後來他們來翻譯了一本書[孔恩vs.波普︰爭奪科學之魂](史蒂夫.富勒, 2013)

其實我不太懂為什麼要翻那本小書,他們號稱那本小書是符勒那本大書Thomas Kuhn (Fuller, 2000)的續集。可是原來那本書這麼大,現在這本這麼小,怎麼會是續集?我覺得有點好笑。但是符勒也替台灣寫了一個中文版的序。符勒在日本有些影響,因為他常跑日本,所以日本有些做STS的,滿受他的影響。然後用他的argument再回過頭來批評孔恩,或是批評STS他們不喜歡的流派,像是SSK等等。所以大概是這樣的一個狀況。符勒的問題還是需要處理,後來陳信行在那本小書裡面,寫了很長的導言。那是我我一直想看,但是還沒看的部分。大概是這樣。

黃:撇開這篇文章。整體而言,您覺得愛丁堡學派對您的啟示跟影響到底在哪裡?

傅:影響其實還不小。我接觸Bloor(布洛爾)滿早的,Barnes(巴恩斯)也接觸的滿早的。那是我還在台灣推廣Thomas Kuhn的時代。大概經過十多年之後,大概是我很早在台灣教課的時候(大概是90年代初期吧),就有教到Leviathan and the air-pump (Shapin & Schaffer, 2011)。當然,Shapin(謝平)也是愛丁堡學派的。所以在這個狀態下,我那時候也是覺得這本書是《科學革命的結構》以後,科學史跟STS最重要的一本書。所以我那時候才想教這樣的東西。Latour(1987)Science in Action出的比較晚,後來林崇熙回台灣以後,來我們清華歷史所演講,他開始提到Latour(拉圖),但是在那之前謝平這方面的影響都還滿大的。再來就是Pickering(1984)講基本粒子的歷史,中間有一篇精彩的文章講基本例子中的一些學派論爭,放進了Science in Context裡面(Pickering, 1982),那也是比較早期的。那篇文章我覺得很重要,後來Pickering(皮克林)乾脆把這個主題發展成一本書。

所以我接觸愛丁堡學派大概就是說:皮克林謝平,還有布洛爾巴恩斯Law(羅)我們知道是愛丁堡畢業的,後來轉成ANT。所以我不知道算不算是深受愛丁堡影響?當年我們在推STS的時候,有讀過Law(1986)的葡萄牙戰艦一文。那是很重要的一篇文章,我們都很喜歡那篇。然後還有Brian Wynne(緯恩)。他的話是不是算愛丁堡的呢?因為他是愛丁堡的博士,所以是第二代,就像Donald MacKenzie(麥肯志)!當然,我也受到MacKenzie(1993)影響,因為他寫了Inventing Accuracy。讓我感覺到愛丁堡學派終於開始處理軍火科學的議題,更與英美的時代社會問題聯繫起來。

緯恩對科技爭議的貢獻也很大。有一年,我們在東京開了4SSociety fro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會議。那一年[2010]Bernal Award(終身成就獎)就是給緯恩[6]。當時緯恩做了一些很有趣的評論。他說:我們看過去幾屆終身成就獎的得主,好幾個人都是愛丁堡的。我也是愛丁堡的。你看,這樣看起來真像是個「同花大順」(royal flush)。他的還滿有意思的。所以就是說,緯恩幾乎就自成一派了,特別強調科技與公民社會的關係。所以我們有時不會把他跟愛丁堡學派做聯想;麥肯志就不一樣,他穩穩地就是愛丁堡的。但是這些人你要是算一算,又都是愛丁堡學派的,雖然有些人像皮克林已經脫離SSK,但他那時候確實是在愛丁堡。

還有一個Martin Rudwick(魯維克),他也是一個很好的科學史家,他曾經在愛丁堡待過一陣子。他早年的歷程有個奇妙的變化,他本來是在荷蘭那邊教書,但是後來為了抗議荷蘭那邊大學的不公正做法,所以他就離開,在愛丁堡待了一陣子。大概是這樣子的過程。前前後後,你要是細算起來的話,是有相當的影響。只是有時候,我們沒有那麼清楚的把某些人也算成愛丁堡學派。

黃:那像您早期推動STS,現在推SSK,有一個什麼樣的脈絡嗎?

傅:我現在有在推SSK嗎!?[]大概有個脈絡就是說,因為那時候,我們翻譯了《科學革命的結構》,台灣的反應也不錯。這麼多年來,每半年都有幾百本賣出去,所以我版稅一直拿[]!然後我對孔恩的印象也很好,他是我的hero之一。我和孔恩後來也有交流,所以在那個時候(九零年代)的台灣,我們推科學哲學跟科學史。就這一點來說的話,我是滿樂意推廣與研究孔恩的東西。當然還有一些其他人,我也推過,像Paul Feyerabend。另外,我對Imre Lakatos(拉卡圖)也很喜歡。我當年本來有在翻譯拉卡圖的論文集。孔恩的那本書因為很有名,所以在新橋譯叢裡,這本書其實本來已經有哈佛的人要翻譯了。但是當時有人因為要做博士後,就覺得沒有時間翻譯了,於是就退出來。退出來以後,人家就想說要不要找傅大為來。可是我要去譯那本科學革命的結構的後半本,拉卡圖的書就只譯到一半,只好停下來。可是當我把孔恩的書譯完,我就回台灣了。回台灣之後事情就多了,我拉卡圖的書就沒辦法譯完了。後來找了好幾個人,也都還是不行,所以後來還是中國大陸譯了出來。

話說回來就是說,一開始的時候我推廣孔恩,而且有一個文本《科學革命的結構》翻出來,其實還滿好的。可是後來因為要推廣STS,林崇熙、雷祥麟他們回來台灣,那時候已經是解嚴後,已經是90年代末。90年代末的時候台灣的科技爭議很多,比較不是一個談《科學革命的結構》的時代;我們做STS的,應該可以跟社會的科學和技術有更密切的關係。所以後來就推STS

可是在推STS的時候,一開始就是比較全面的來推,沒有特別推哪一派。每一派都有優點,所以我們都推。我們在做東亞STS的時候,曾經在韓國碰到Trevor Pinch。他也是SSK的,我們也邀過他來台灣[7]。雷祥麟他們邀了Brian Wynne (緯恩) 緯恩其實也是SSK。只是我們後來都沒有用這些標籤式的名字,或是學術傳統的觀點來定位他。我們很早就研讀過緯恩的東西。拉圖更早也來過台灣[8],這是滿早的。但是拉圖並沒有「熱」耶!我現在回想的話,因為他來訪問台灣的時候,我們就聽說他的Science in Action,台灣有人要譯,可是一直沒有譯出整本書,反而是中國大陸有譯出來。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是我當初提議說要來譯,就有幾個朋友說:我們一起來譯!可是後來大家都紛紛有其他事情,所以拖了好多年,這本書最後才出來(Latour, 2012)

但是不管怎樣,我們當初在推的時候是全面在推。當然我們知道,有一些不同的流派,但是我們覺得只要是STS的都好。後來雷祥麟比較強調ANT,也早就認識拉圖,加上的學生林文源也一直推ANT。所以我就有一個感覺,因為拉圖來過台灣,大家都知道他是ANT的創始人之一;反之,像是緯恩來的時候,似乎就沒有特別提他是SSK一系。的確,後來注意ANT的人比較多,我早年在高雄性別研究所,一個指導的學生去研究:為什麼有些人沒有辦法哺乳的時候用母乳,而是用奶瓶。她也是用ANT在做的,也就是奶瓶的技術網絡(鄭琇惠, 2005)。可是後來情況就有了變化,包括柯林斯(H. Collins & Evans, 2008; H. M. Collins & Evans, 2002)開始寫專家。我覺得那個東西滿有意義的,雖然他在政治上或許略為保守。另外就是台灣有些人就常常提ANT,以致於說有些人覺得SSK有點過時。那我就覺得怎麼會過時呢?謝平柯林斯、巴恩斯都有新的東西,連布洛爾(2011)後來都寫了一本新書。

拉圖好像有點記得我,我們算是朋友。這次我去新加坡開會(SHOT),我跟他還在同一個Panel,我做主席,他做評論人。拉圖人是滿好的,只是在台灣這個脈絡裡面,提ANT的人比較多,SSK的反而比較少。後來也不是只有ANTSSK,又多出社會世界理論(social world theory)等等,所以變得很複雜。在很複雜的情況下,拉圖又每年都出一本書,然後世界到處跑。SSK裡面的一些人年紀比拉圖都大,所以不會世界到處跑。這樣子的話,SSK受到的注意就不如它應該有的,何況多年來我讀過SSK的名著很多。大概是因為這樣,那個時候我就覺得在台灣發展STS,應該要平衡的發展,就會比較覺得說:如果有機會我就多來提SSK,讓台灣知道不是只有ANTANT也不是沒有問題,它被SSK批了很多次,當然拉圖也常批SSK。所以這種問題,我有種感覺,不要讓人家覺得你是井底之蛙。

黃:最後想請問老師,您對STS的展望跟回顧。這麼多年來,我們應該往哪邊去?

傅: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它不是個普遍的問題。對我而言,現在比較重要的是STS在東亞,還有在台灣怎麼發展。這也涉及到說,這次我們到北京[2016 The 12th 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Network Conference]開會,對我而言,我是想藉這個機會來了解中國還有東亞,日本跟韓國最近的發展如何。整個歐美有他們的發展,我們目前當然是無能為力去影響歐美;但是東亞的話,是有一些可能性。怎麼樣能夠讓STS在東亞是有用、有意義的,這個是我比較注意的。

我大概想到一點,台灣的STS發展,強調(社會)運動的人比較多;對於理論方面,強調的比較少。所以STS在台灣,如果你問什麼是STS?就是一個領域,只要是跟科技、人文社會領域相關的就是STS。可是對我來講,不是這樣子。STS裡面有些經典,像小典範。這種東西很重要,我就覺得這個部分台灣比較弱,要不然就是說有些人就是獨尊一家,像ANT

可是中國大陸情況很不一樣。就我的觀察,他們社會比較緊密,比較封閉,所以對於社運或是科技相關的[議題],他們的施展空間,沒有像台灣那麼大。何況在台灣,你還可以告,在法庭上爭辯。起碼我不覺得中國可以比得上台灣,像RCA這種東西。但反過來看,就是因為他們社會的發展空間不大,所以我感覺他們對理論,都還滿有興趣的。我最近去那邊,北京清華STS所的劉兵送我幾本書。因為以前他對科學史、科學編史學滿有興趣的。他自己寫過一本書,後來又跟他的學生們也出了一本書。我回來翻一翻,就覺得還滿有趣的,裡面有一些新的東西,發現原來中國大陸也有在研讀與思考SSK。所以我覺得他們對這些東西還滿有興趣的。這是海峽兩岸STS的部分。

參考書目
Barnes, B. (1985). About scienc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Barnes, B., & Edge, D. (Eds.). (1992). Science in context: Readings i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Bloor, D. (1973). Wittgenstein and Mannheim on the sociology of mathematics.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Part A, 4(2), 173-191.
Bloor, D. (1983). Wittgenstein: A social theory of knowledge. Oxford: Blackwell.
Bloor, D. (2011). The enigma of the aerofoil: rival theories in aerodynamics, 1909-1930.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llins, H., & Evans, R. (2008). Rethinking expertis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llins, H. M., & Evans, R. (2002). The Third Wave of Science Studies: Studies of Expertise and Experience.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32(2), 235-296.
Forrester, J. (2007). On Kuhn’s case: Psychoanalysis and the paradigm. Critical Inquiry, 33(4), 782-819.
Fuller, S. (2000). Thomas Kuhn: A philosphical history for our time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cking, I. (2008). Scientific reason. Taipei: NTU Press.
Kaiser, D. (1998). A Mannheim for all Seasons: Bloor, Merton, and the roots of the 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Science in Context(11), 51-87.
Kaiser, D. (2012). How the Hippies saved physics: science, counterculture, and the quantum revival.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Kuhn, T. S. (1992). The trouble with the historical philosophy of science. Boston: Department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Harvard University.
Latour, B. (1987). Science in action: How to follow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through societ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atour, B. (2012). 我們從未現代過. 台北: 群學.
Law, J. (1986). On the methods of long distance control: Vessels, navigation, and the Portuguese route to India. In J. Law (Ed.), Power, action and belief: A new sociology of knowledge? (pp. 234-263).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MacKenzie, D. A. (1993). Inventing accuracy: A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nuclear missile guidanc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Merton, R. K. (1970). Science, technology & society in seventeenth century England (1st American . ed.). New York: H. Fertig.
Pickering, A. (1982). Interests and analogies. In B. Barnes & D. Edge (Eds.), Science in context : Readings i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pp. 125-146).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Pickering, A. (1984). Constructing Quarks: A Sociological History of Particle Physic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hapin, S., & Schaffer, S. (2011). Leviathan and the Air-Pump: Hobbes, Boyle, and the Experimental Life. Woodstock, Oxfordshir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史蒂夫.富勒. (2013). 孔恩vs.波普︰爭奪科學之魂. 台北: 群學.
鄭琇惠. (2005). 哺乳技術網絡、規訓、與性別工作-台灣母奶哺餵網絡中的多重權力關係. 高雄醫學大學, 高雄.
戴東源. (2014). 孔恩、布洛爾與對稱性原則. 科技、醫療與社會(18), 99-152.




[1] Merton 2003年過世時,我在史語所的《古今論衡》刊過(no.9, 2003)一短文「懷念 Robert K. Merton」,可參考。另外,同年,荷蘭的STS名家W. Bijker(當時的4S會長)在 Science, Technology, and Human Values期刊上也發表了對Merton 的懷念文(Vol.29, no.2, 2004),他從STS角度極為推崇莫頓,甚至認為莫頓就是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整個領域的創立人(founder)
[2] 有關遠流出版社的新橋譯叢書系,可以參考其官網:http://www.ylib.com/search_list.aspx?BookIdxNo=L
[3] 編按:可參考《科技、醫療、與社會》期刊第18期。
[4] 編按:Hacking曾於200711月,受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學院暨哲學系之邀來台,並針對「真理與理性」(Truthfulness and Reason)進行了四場演講。這些演講後來匯集成Scientific reason一書(Hacking, 2008)
[5] 編按:可參考科技、醫療與社會期刊第7期。
[6] 有關John Desmond Bernal Prize的得主與簡介可參考其官網:http://www.4sonline.org/prizes/bernal
[7] 編按:Pinch是在2006年訪台。
[8] 編按:Latour分別在20002017年訪問過台灣。

新基進筆記的熱門文章…

Daiwie Fu: A Brief Intellectual Biography

  Daiwie Fu: A Brief Intellectual Biography 1, Brief introduction Daiwie Fu, ( 傅大為 birth in 1953, Sep.) is a   Taiwanese   academic, the founding editor in chief of an international STS academic journal   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 and a self-appointed radical intellectual. Former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STS, now Emeritus Professor in National Yang-Ming Chao-Tong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areas a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gender and medicine in modern Taiwan, gender and science, East Asian STS,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also history of Chinese science (mainly on   biji , Mengxi Bitan and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science in the   Song Dynasty ), and recently he extends his research on actions of contemporary radical intellectuals. He published papers widely in Chinese, English, Italian, Korean, and Japanese. He published three academic books, a few books of social criticisms, and have founded several academ
  杭士基談俄國入侵烏克蘭: 它的起源、如何應對、與人類歷史的關鍵 杭士基在 2022 三月一日發表了這個談話。雖然離今天已經過了一個星期了,但這個談話的觀察與回顧,超越了每日的侵略與戰爭進展,很值得我們細讀與反思,甚至可以放進台灣今天的脈絡裡。文中有七個地方,杭士基訪談原文在那裡都有進一步的網址,算是他自己的資料註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進入網頁原文去找那些超連結,另外我也加了八個譯注, 放在譯文結尾 。 傅大為 Mar. 8th 此文在 Truthout 的原網址為: https://truthout.org/articles/noam-chomsky-us-military-escalation-against-russia-would-have-no-victors/ ------------------------------     諾姆.杭士基 (Noam Chomsky) :美國對俄國的軍事行動升級,不會有勝利者 Truthout, 1/March/2022, C.J.Polychroniou 訪談 傅大為譯 2022/3/8 前言: 俄國入侵烏克蘭,讓世人大吃一驚。杭士基在一個 Truthout 的獨家訪談中認為,它是個無端、沒有正當理由的攻擊,並將成為 21 世紀歷史上最主要的戰火罪行之一。俄國總統普丁的政治考慮,不能用來做為發動入侵一個主權國家的理由。但是,面對這個可怕的入侵,美國一定得採用緊急的外交作法,而非軍事行動的升級,因為後者可能會成為「執行我們整個物種的死刑,沒有任何勝利的一方」。 諾姆.杭士基 (Noam Chomsky) 是國際上承認當今在世最重要的知識分子之一。他的知識地位曾被拿來與伽利略、牛頓與笛卡爾做比較,因為他的工作在一整串不同的學術與科學研究上都有極大的影響,包括了語言學、邏輯與數學、計算機科學、心理學、媒體研究、哲學、政治與國際關係等。他是約 150 本書的作者。。。 MIT 的榮譽學院教授、目前是 Arizona 大學的桂冠教授。   Polychroniou: 諾姆,俄國入侵烏克蘭,驚訝了很多人,震驚了世界。但早有很多的跡象顯示,普丁對 NATO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向東擴張、還有華盛頓拒絕認真看待普丁的維安「紅線」(包括烏克蘭),已經變得非常惱怒。你想,為何他在這

對海軍磐石艦疫情管控問題之討論

  對海軍磐石艦疫情管控問題之討論 海軍磐石油彈補給艦與檢疫相關的基本配備 (wiki 等資料 ) :官兵基本載量 165 人,內附野戰醫院, 3 病房、 15 病床,並有負壓隔離病房、 X 光機。甲板及機庫可各停放 33 噸大型直昇機,可垂直整補。磐石艦滿載吃水量 2 萬噸,是臺灣海軍目前噸位最大的軍艦。   本文企圖討論的基本問題:這次磐石艦 Covid-19 染疫,四月 15 日磐石艦 377 人下船回家,結果 18 日發生三個確診病例,當天指揮中心急召回敦睦艦隊共 744 人回營集中檢疫,全台幾個醫學中心在緊急檢驗之下,隔天發現磐石艦確診增加 21 人。為什麼在磐石艦下船放假前,磐石艦的醫官、敦睦艦隊的支隊醫療小組(磐石艦有三位醫官、另兩艦各一位醫官)、艦指部的聯檢小組等,不覺得有何異樣或風險,把官兵全放下船放假?在三月 15 號離開帛琉之後的一個月中,磐石艦不能先行發現病毒感染,並進行隔離與其他措施? 其實,這次敦睦艦隊在世界疫情大流行中出訪,對於防疫措施不可謂沒有用心準備。茲列數項(按國防部事後檢討的書面報告):口罩一人一天一片共備 45 天三萬四千個(按此次行程共 37 天)、 600 套隔離衣、船艙換氣及消毒每天兩次,並分批分時用餐。每日量體溫三次,另出發前每人施打流感疫苗。艦隊 3 月 5 日出港前,官兵就已經登艦報到,艦上自主管理 14 天,雖然 228 連假放假下船,但官兵長期在船艦上 (37+11 天 ) 的確辛苦。不過,這次敦睦艦隊磐石號載官兵 377 人,顯然遠超過原來的設計 ( 若 wiki 正確 ) ,也大幅增加防疫的困難度與仔細度,自然是個問題。(目前筆者不知道支隊醫療小組醫官們的經驗、專科與資歷如何,據說磐石艦醫官是中尉,而三位醫官中兩位出自陸軍)   即使磐石艦的設備先進完備,但在海上與國內的通訊(包括醫療相關資訊)並不流暢,也有保密的問題。根據國防部報告,三月 18 日及 27 日,敦睦艦隊海上得知原本欲訪問的國家疫情狀況,故臨時取消兩地的訪問。而臺灣 CDC 在四月 3 日發佈嗅覺異常為染疫的新徵狀,但艦指部於四月 9 日才電郵通知艦隊(基本已經進港),且艦隊醫師並未回溯官兵是否有此徵狀,而上船的聯檢小組也未將之列入個人填寫的健康聲明中。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