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電流大戰」觀後隨感

電流大戰觀後隨感

看到「電流大戰」(The Current War)這個電影,不禁想起十多年前到處宣傳STS時,T. Hughes 的愛迪生故事一直是我常講的,今天很高興有了這部電影,而且是 Benedict Cumberbatch 來演愛迪生,希望是部不錯的電影,而且不會離STS太遠。看完後,再搜集了點資料,說點隨感。

我們在《科技渴望社會》一書中「美國的電氣化」那一篇,是 Hughes 1979 的論文,雖然精彩,但裡面沒有討論到電流大戰,在該文第二部份討論英瑟爾 (Insull)時,基本上電流大戰已經結束。在美國愛迪生家喻戶曉的盛名下,今天其實知道電流大戰的人不多,後來是因為 Tesla 的傳奇才讓更多人知道此戰,但 Tesla 也非主角。這部電影的編劇 Mike Mitnick 從小對愛迪生耳濡目染,在開始做此電影的檔案研究之前,他發現他竟然從未聽過這場愛迪生輸了的電流大戰,當然,從技術史的角度來說,愛迪生輸了的事可多了,不過那就離題了。

關於電流大戰,一般流行的說法是愛迪生與特斯拉二人之戰,但其實是愛迪生與 George Westinghouse(西屋)二人之戰,這點在電影中把握得很清楚。編劇 Mitnick 花了好幾年研究這個故事,除了各類書籍外,多跑紐澤西的愛迪生檔案館,這個很有趣的研究過程,見他的訪談。他也說一般傳說愛迪生虐待特斯拉是很可疑的。

此外,這部片子很好看的部份,就是對西屋一家的仔細描述,我幾乎都不知道,所以很看得享受。西屋出身匹茲堡,Mitnick 也是,那裡到處都是西屋的故事,但歷史上很少寫他,據說他自己不要留名。他對工人很好,今天的週休二日,也始於西屋公司,是個開明而有良心的資本家。而西屋太太 Marguerite Erskine,足智多謀而勇氣十足,是此電影的一個亮點。這部電影不只是兩三個男人間的戰爭而已,兩家的夫人、小孩等,都有些戲,起碼是為了票房。

愛迪生的電燈事業,起於曼哈頓的直流電中央發電廠,我們知道,愛迪生一生反對交流電(直到晚年才承認他錯了),但是為什麼?電影裡面的說法之一,是他認為交流電危險,很容易電死人。電影裡也提供了一個案例(西屋的首席工程師),但是實際上,當年被交流電電死的人更多,特別是電線竿上的聯線師。紐約最大的案例,就是在市政廳旁高電線竿上電死的聯線師,高掛在市政廳委員們的頭上,所以很快通過法律說要地下化,在那之前不准通電,所以那個區域當年(1888)冬天沒有電,而西屋的回應只能是「被交流電電死的人數遠少於車禍死亡者」云云。當然,電流大戰的高潮,是用交流電來執行死刑的電椅,這個在死刑頗有爭議的今天,也是此電影的一個賣點。雙方各出奇招,指責對方殘忍,就是要在媒體上羞辱對方,編劇在這裡起碼是平衡處理,不是只有愛迪生殘忍而已。但我看這電影,有一事很值得稱讚愛迪生──當初美國政府願意給他很多錢,讓這位發明天才發明武器,但他堅決不肯,這真難得,而難為他在銀行家摩根面前低頭要錢了,但摩根的錢怎麼來的,他就管不著了,哈哈。科技是用來造福人而不是殺人的!但此片後面,以蒙太奇平行處理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上冠蓋雲集中的電燈秀,以及第一個電椅死刑犯的因電擊無法馬上致死,不得已一再電他,慘不忍賭,西屋說還不如用斧頭砍死他好了。這個平行處理,是當代科技的黑色諷刺,預示了後來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科技武器殺人的關鍵角色,令人感慨。

回到直流電交流電之爭的議題。技術史大家 T. Hughes 1979 沒有直接談這個問題(後來在他1983的書中談了),但他的重點在於技術系統的擴張,超越了原來不同技術系統的競爭,如何逐步整合新與舊的技術(含有許多資本投資),那才是後來英瑟爾「系統的整合技術」重點,如變流器、變壓器等等技術物來整合直流電與交流電兩大系統。所以技術系統的轉換,不是如科學革命典範轉移一樣,重點是如何整合新舊的技術、合併新舊的公司,讓最多的資本能夠安頓,整個市場不會大亂。愛迪生的直流電雖然輸了,但他很優雅地離開了電燈市場,而且賺了不少錢。後來,美國技術經濟史大家 Paul David 對電流大戰重新思考,寫了"Heroes, Herds and Hysteresis in Technological History: Thomas Edison and ‘The Battle of the Systems’ Reconsidered"(1992)一文(網路直接下載),說直流電的失敗,只是歷史上的一條路,並非必然,歷史還有其他的可能之路。例如在美國是交流電得例如在美國得勝頗早,但在英國情況則非如此,許多工程師無法決定何者較好,包括 Lord Calvin。甚至到今天,一些人仍在研究高壓的直流電,直流電可能有回朝的一日。愛迪生當年做技術場域的形式判斷,很早就決定淡出電流大戰了,而非為了面子,死戰到底。他後來得利最多的,是發電動車上的電池,當然後來他又輸了(電影事業他也輸給好萊塢),但當年愛迪生想發展電動車是有遠見的。今天著名的電動車公司叫特斯拉,一些人還問說為何它不叫愛迪生公司呢?所以,David 說新舊技術的整合不一定就是必然。

以前在STS教學裡面討論Hughes的愛迪生,他如何計算他高電阻的燈絲可以打贏煤氣燈系統,重點在科技與社會如何打成一片的系統,所謂seamless web,連電流大戰後的系統整合,透過英瑟爾的努力,仍然是無縫接軌的系統,而非簡單的科技革命。但是David後來的研究,讓我們考慮可能情況並非一定如此,用愛迪生的電燈來教學,情況比原來想的要複雜多變很多喔。我看 wiki 的電流大戰一條,後來在21世紀的新書很多,當然多少是學術書我不清楚,但臺灣在討論愛迪生的STS教學裡,教材需要 update 很多了。電流大戰,我認為是部好電影,值得從這裡發展出進一步的STS教學。

大為 po 文於 studylist 2019 七月

新基進筆記的熱門文章…

Daiwie Fu: A Brief Intellectual Biography

  Daiwie Fu: A Brief Intellectual Biography 1, Brief introduction Daiwie Fu, ( 傅大為 birth in 1953, Sep.) is a   Taiwanese   academic, the founding editor in chief of an international STS academic journal   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 and a self-appointed radical intellectual. Former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STS, now Emeritus Professor in National Yang-Ming Chao-Tong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areas a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gender and medicine in modern Taiwan, gender and science, East Asian STS,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also history of Chinese science (mainly on   biji , Mengxi Bitan and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science in the   Song Dynasty ), and recently he extends his research on actions of contemporary radical intellectuals. He published papers widely in Chinese, English, Italian, Korean, and Japanese. He published three academic books, a few books of social criticisms, and have founded several academ
  重啟核四的脈絡性思考 (刊於「報導者」讀者投書,2021/12/3,第一行可以點入,此文刊於四個公投之前。由朋友邱花妹向我拉稿而來,謝謝。) 後記:四個公投之後,重啟核四公投沒有成功,這是我們當時的希望。但是,在拙文中,筆者特別提到2025年非核家園、屆時替代能源將達到台灣電力的20%。根據筆者在撰寫此文時,筆者估計民進黨政府應該可以作到這個目標,故而支持並肯定這個目標。但沒有想到,四個公投才過,民進黨政府很快的就放棄了這個20%的目標(後來來自經濟部能源局的預估,王美花也認為達不到),我覺得我對民進黨替代能源政策宣示的支持,被打臉了。 我後來在一月六日的 studylist 上,有如下的文字,也算是我對民進黨誠信問題的一個記錄: 2025年再生能源達到20%的承諾或努力何在? 大家好,公投剛過,是否民進黨政府就放棄了2025年再生能源達到20%的承諾或努力?泛藍方面一片罵聲四起。這是公投前的有意說謊嗎? 參考「 2025綠電達不到2成 電力大限 」,特別是其中廣為流傳、來自「立法院預算中心」的表格(經濟部能源局評估2020至2027能源配比簡表),到2025年,再生能源只佔15.2% (燃煤則是接近33%)!到2026再生能源也只有18.0%。 若再參考之前大約一個月前趙家緯、蔡卉荀的文字「 臺灣的非核減煤路徑」 (下面那封之前家緯在 list 上所引的文字),其中的圖五,也都是假設2025再生能源是20%。如果現在只有15%,豈不讓燃煤仍然居高,燃氣並無法補足?圖五也亂了套? 經濟部能源局似乎也有回應。有兩篇「新聞澄清」,其中之一為:「 經濟成長帶動發電增加 但綠能目標總量不變 且燃氣可增調度 」。能源局沒有否定上面的表格圖示,反而提了理由:經濟成長、台商回台投資、台積電擴廠等理由(所謂的分母變大),但那些理由公投前就知道了,家緯那時的文章就已提到,結果現在仍然用這個理由來解釋為何2025年再生能源只能到15%?也都把燃氣當做是解方。可是,那又如何解釋立法院預算中心在上面所看到的表格?特別是燃煤比例仍然不降。能源局甚至隱約意含說,2025再生能源可以達到20%的說法,其實是來自2016的評估,但當時許多國內外事務沒有預料到云云,但這些解釋,為何在公投之前不敢講? 各種數字與解釋很多,但令我驚訝的是,公投才剛過,核四不復出、三接繼續,經濟部就馬上說2025年再

工程史家 Henry Petroski 還有他的臺灣翻譯書

在STS的發展過程中,一般而言,對技術的STS研究,要晚於對科學的,所以技術研究的經典與重要論文,好像總是晚一點。而且也讓STS之外的早 年相關學者,能夠利用的機會也不多,例如Duke大學土木工程、還有歷史學的雙料教授,以研究工程的「失敗」而著名的 Henry Petroski。 臺灣的STS學者或同學,一般而言都不陌生如 Edward Tenner 這樣的科技與文史雙棲的學者,特別是他所寫的書 Our Own Devices (2003) (臺灣翻譯成「不只是發明」,時報2004),是個教學的好教材,而且 Tenner 也使用到一些STS技術研究,如Bijker的,還有醫學史如 Porter 的成果。但是對我個人而言,Petroski卻相對陌生,很多年前曾聽林登立、泉源等朋友特別稱讚 Petroski, 所以買了他的一些專書還有文集,看了一些,但從也不曾在教學上用到,而且當時也不清楚他的觀點和STS技術研究者如何彼此互動。倒是最近,我偶然看到臺灣 的翻譯書群中,竟然至少已經有六本 Petroski 的翻譯書了!「利器」 The Evolution of Useful Things , (時報 1997),「鉛筆」 The Pencil (1989), (時報1997),「書架」 The Book on the bookshelf , (藍黥 2000),「打造世界的工程師」 Remaking the World (新新聞 2001),「小處著手」 Small Things Considered , (時報 2004),然後是去年2014, 經濟新朝社終於翻譯了 Petroski 最早的成名之作「工程、設計、與人性」 To Engineer is Human (1982)。真令我大吃一驚。 如果這些書都是臺灣譯者翻譯(不是來自中國)的,那麼臺灣現在已經有這個一大塊翻譯書,與STS的技術研究頗為相關,而且一般大學生都可以很容易 上手讀的書,我們STS學界真應該好好利用一番。我不清楚,STS學界對 Petroski的翻譯書使用的程度如何?對Petroski 觀點的看法又如何?當然我聽說有STS朋友已經用了「鉛筆」來上研究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