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孔恩的台灣評論集
清大歷史所傅大為
從1985年孔恩「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的台譯本(新橋譯叢)在台灣發行後,
至今已經超過15年了。在這之中,此譯書不斷地再版,後來授權有問題則乾脆
以影印本取代,到後來取得芝加哥大學出版社的正式授權,乃至由遠流重新出版,
其中波折甚多,但國內的需求則從未間斷過。除此之外,國內的科學史與科學
哲學界、社會學或甚至廣義的社會科學界、科學教育界、乃至科學界本身,對
此書的興趣與研究,也可說不絕如縷。在孔恩過世之後,東海大學社會系與
中研院社會所的「台灣社會學研究」期刊,還主辦了一個孔恩的紀念研討會,
其中的文字,後來分別刊登在 「台灣社會學研究」與「當代」的兩個專題中。
顯而可見, 這 20年來,雖然「後─孔恩」的 science studies(科技研究)
已經有大幅度的新發展, 但是對孔恩的古\經典性思考,還有他在「科學
革命」一書以後的新觀點,如他的「分類樹結構」理論等,國內學界都仍然
保持著高度的興趣。
雖然有高度的興趣,但是這十幾二十年來,台灣學界對孔恩思想的研究、闡發或
批評的成果究竟如何?就我所知,至今台灣學者在國際期刊或專集上,針對孔恩
而作的研究,大概只有三、四篇。但是對於英文論文,國內一般讀者的接受度
當然不大,至於其經典作「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的台譯本本身,翻譯善惡如何,
當初還引起一點爭論,也不容易有定論。但是,英文論文外,台灣學者的中文
論文、還有碩博士論文等,無論是專研孔恩思想本身、或是以孔恩的一個概念而
大加發揮者,在我們簡單地搜尋後,發現論文數量不但很多,而且是驚人的多。
這種論文集中在島內諸學界的現象,十分有趣。就我比較熟悉的相關學界,
如科史、科哲、科教、與社會學這幾個比較專業地來研究孔恩思想的學門而言,
過去倒是有起碼的聯繫與交流,而本評論集中所收的論文,主要也是從這幾個
學門中來的。這幾個學門,也對照呼應了孔恩在美國學術界中比較有交流與
聯繫的那些學術領域。但是,孔恩思想的美國網絡,不一定要在台灣的學術網絡中
作相對應地複製。令人覺得很有趣的,我發現,在台灣的一些其他我不熟習的
領域中,卻也有相當多使用「孔恩式概念」的論文。我現在就粗略描述一下那些
領域中的「孔恩現象」。
大致上,我是透過對論文標題還有發表刊物性質的考慮,作了個審慎保守的估計。
時間範圍是最近的十年。在前面提過的科史、科哲、科教、與社會學的部分,大概
共有三十篇左右。但是,令人驚訝地是,在下列這些學門中,過去十年總共大概
倒有四十篇左右!它們是:
一般文史哲(6篇)、公共行政(5)、法學與司法(4)、教育(3)、警察(3)、
政治(3)、傳播(2)、廣告學(2)、企管理(2)、(以下學們均為一篇)
女性主義、憲政、心理、憲兵學術、書法、體育、宗教、圖書館、人事管理等。
大致而言,這四十篇左右的一群,主要的討論題材,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以孔恩
「典範轉移」等相關觀點,作為一方法論的架構,來描述討論作者自己領域中
近來的變遷或「革命」。另一種,則是以孔恩的重要概念如「不可共量性」、
「異例」、「危機」等,來討論自己學科中的相關問題。
如果我把我所熟悉的學門(如科史、科哲、科教、社會學)那三十篇稱作 A組,
而我不熟的那四十篇稱作 B組(一般比較具「應用」性),那麼大概的情況是,
A組不清楚 B組的進行狀況,反之 B是否清楚 A,我也不知道。但不論如何,
近十年來的台灣,孔恩理論的發酵與滲透,可以觸及到 A、B兩個學門群。
如此廣泛的範圍,在新奇理論極易流行的台灣,我們不能不說,這個有點古意的、
七八零年代的孔恩思想,在世紀末後現代的台灣,仍然有相當的影響力。
可是,雖然有影響力,但其影響型態,可能主要的是縱向的,也就是孔恩的英文
與翻譯作品,直接影響到 A、B 兩組學門群中學者的問題意識。但是總的來說,
可能比較缺乏橫向的影響型態,也就是說在這六七十篇論文中,彼此互相引用、
互相討論的情形,可能要少很多。固然,這種引用型態,是台灣作為一個國際
學術界的(半)邊緣地帶的通病,但是,話說回來,本中文評論集的印行,也
正是為了加強上述這個橫向的學術影響型態、並為加強台灣相關學術界本身的
凝聚力與討論風氣而設。
在目前本評論集中,有十篇論文、一篇書評、一篇座談會部分紀實,我簡單分類
介紹如下。首先,林正弘、方萬全、傅大為、陳瑞麟的這四篇,主要是科哲與科史
方面的「古典」論文。徐光台的論文則銜接了科哲、科史與科教這三者。苑舉正
則企圖連結科哲與社會學。顧忠華以孔恩的理論架構來討論與反省社會學與
經濟學的發展史,林崇熙則把孔恩的「常態科學」概念拿到晚近發展的 science
studies 脈絡中來檢討。最後,社會學家朱元鴻以語藝學的風格來顛覆式地
「紀念」孔恩,而物理學家高涌泉也以「孔恩與費曼」的對比作為討論架構,
客氣但又不失針貶之意地來討論孔恩的科學觀。除此十篇之外,傅大為的書評
對中國學者吳以義著的「庫恩」一書(東大出版:討論孔恩的中文專書),
作了仔細的評論。而以孔恩、史華慈、杜維明為主的一場哈佛座談會,則饒有
興味地企圖把中國文化、歷史,與孔恩的問題意識三者,作個有趣的對話。
最後,寫一點我個人對台灣的孔恩思想脈絡之感想。從我在美國作研究生時代與
當時作博士後的程樹德一起翻譯孔恩的書到今天,已經超過十五年了。在這段
不算短的時光中,雖然我自己的思想取向與研究領域,都起了很大的變化,但是
對於孔恩的科哲與科史的理論與觀點,我始終抱持著高度的興趣與敬意。特別在
教學、基礎考試等項目上,我都一貫把孔恩的觀點看成是重要的參考座標,是
學生們在我們這一行必要的基礎認識之一。就如前面提過,在後現代「流動」的
台灣,新奇理論極易流行,學界文化圈習慣於緊緊追求西方新說,但是,孔恩的
思想觀點,可說是我在智性上的古典之愛,是我在隨波逐流的西潮大海中的一塊
磐石。
當然,西方學術的發展也是不停留的。孔恩在上世紀末的驟然過世,他經營已久
的「知識分類樹」新理論、還有對「不可共量性」的新觀點,至今仍然遲遲未能
透過他的遺稿而出書問世。作為一個有真信仰的科學家、科哲與科史學家,孔恩
後來卻與晚近發展的 science studies,特別是其中的「社會建構論」學派,
漸行漸遠。而同時,近來更有如 Fuller 等社會取向很強的哲學家,重新檢討
美國二次大戰後所發展出來的科哲與科史研究傳統,認為它們孤立科學、遠離
社會關懷等,並且要孔恩(因為他的成功?)負很大的責任云云。但是我想,
這是二十一世紀的新發展,Fuller 討論孔恩的大書也才剛出版沒多久,自然非
本專輯裡面許多論文所討論的對象。而今天 science studies 的多面發展,或
它與台灣「科技與社會」諸面向的關係,都非孔恩個人過去所能處理或想像的了。
所以,在本評論集中,這方面的新問題,我們基本上不去處理,也許俟諸下一本
孔恩的進偕評論集吧。
結尾不能不提一些感謝。這本評論集,除了陳瑞麟與高涌泉的論文,是專門為
此集子而寫之外,其他論文等,大部分都已經在其他期刊、雜誌、文集中刊載
過,我們在此特別一一注出,並感謝這些刊物很快應允我們重新集結出書:
朱元鴻、苑舉正、還有傅大為的書評,過去曾刊於中研院的「台灣社會學研究」
(第二期,1998);顧忠華、林崇熙二文,曾刊於「當代」雜誌第132期 (1998)。
徐光台的論文,曾刊於中研院的「歐美研究」第28卷第二期 (1998),傅大為
關於H2O的論文,曾刊於中研院歐美所第四屆美國文學與思想「研討會論文
選集」的哲學篇 (1995),而林正弘的論文,則在第二屆美國文學與思想研討會
論文集中刊過(1991)。還有方萬全的論文,則於香港的新亞學術專刊第九集中
刊過 (1989)。最後,本評論集能夠集結出書,要謝謝元鴻、巨擘等朋友的
提議、催促、與全力的支持!
此序文當年為巨流出版的《孔恩:評論集》(2001) 而寫 2001/2/19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