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對海軍磐石艦疫情管控問題之討論

 對海軍磐石艦疫情管控問題之討論

海軍磐石油彈補給艦與檢疫相關的基本配備(wiki等資料):官兵基本載量165人,內附野戰醫院,3病房、15病床,並有負壓隔離病房、X光機。甲板及機庫可各停放33噸大型直昇機,可垂直整補。磐石艦滿載吃水量2萬噸,是臺灣海軍目前噸位最大的軍艦。 

本文企圖討論的基本問題:這次磐石艦Covid-19染疫,四月15日磐石艦377人下船回家,結果18日發生三個確診病例,當天指揮中心急召回敦睦艦隊共744人回營集中檢疫,全台幾個醫學中心在緊急檢驗之下,隔天發現磐石艦確診增加21人。為什麼在磐石艦下船放假前,磐石艦的醫官、敦睦艦隊的支隊醫療小組(磐石艦有三位醫官、另兩艦各一位醫官)、艦指部的聯檢小組等,不覺得有何異樣或風險,把官兵全放下船放假?在三月15號離開帛琉之後的一個月中,磐石艦不能先行發現病毒感染,並進行隔離與其他措施?

其實,這次敦睦艦隊在世界疫情大流行中出訪,對於防疫措施不可謂沒有用心準備。茲列數項(按國防部事後檢討的書面報告):口罩一人一天一片共備45天三萬四千個(按此次行程共37天)、600套隔離衣、船艙換氣及消毒每天兩次,並分批分時用餐。每日量體溫三次,另出發前每人施打流感疫苗。艦隊35日出港前,官兵就已經登艦報到,艦上自主管理14天,雖然228連假放假下船,但官兵長期在船艦上(37+11)的確辛苦。不過,這次敦睦艦隊磐石號載官兵377人,顯然遠超過原來的設計(wiki正確),也大幅增加防疫的困難度與仔細度,自然是個問題。(目前筆者不知道支隊醫療小組醫官們的經驗、專科與資歷如何,據說磐石艦醫官是中尉,而三位醫官中兩位出自陸軍) 

即使磐石艦的設備先進完備,但在海上與國內的通訊(包括醫療相關資訊)並不流暢,也有保密的問題。根據國防部報告,三月18日及27日,敦睦艦隊海上得知原本欲訪問的國家疫情狀況,故臨時取消兩地的訪問。而臺灣CDC在四月3日發佈嗅覺異常為染疫的新徵狀,但艦指部於四月9日才電郵通知艦隊(基本已經進港),且艦隊醫師並未回溯官兵是否有此徵狀,而上船的聯檢小組也未將之列入個人填寫的健康聲明中。以上這些,在國防部的檢討報告中,均已提及。(不過,有船艦經驗的退休醫官也曾說,失去嗅覺,在海上常見。另外,艦隊醫師若要回溯求診官兵回憶是否曾有嗅味覺異常,因屬後加的新徵狀,難度並不清楚)

即使有上述可能的缺失,但是,若按照敦睦艦隊回台入港(四月9日)再下船的規範,如外籍漁工入境審查程序(30天隔離並檢查身體無異狀,則可下船)、遠洋漁船入港規定(包括陳時中在記者會也曾如此說明,又據聞海軍在艦隊入港前也曾向指揮中心確認[自由時報]),那麼,敦睦艦隊離開帛琉後海上24天,再加上入港全艦隔離6天,並經審查後報告的「無異樣」,所以,大致上而言,敦睦艦隊在四月15日放官兵下船放假,似乎是按照規定、無可厚非的 

當然,在磐石艦上,曾有148人有就診紀錄,226人次,發燒個案五員,支隊後來報告艦指部其中一人為扁桃腺發炎,餘四人艦上醫官認為不必上報(此發燒五人後來篩檢均為陰性),磐石艦上的病房據說(張上淳)也曾使用過。而且,敦睦艦隊放官兵下船,是否嚴格符合農委會四月一日公布的遠洋漁船入港新規定,是有爭議的(羅一鈞)。不過,國軍敦睦艦隊入港時的規範,竟然以遠洋漁船(或外籍船員)來看待,而且軍艦上的醫官均為國軍正式的醫官,應該與一般遠洋漁船不同。國防部後來檢討,艦指部的各種艦艇入港規定並不完備,過去規定只涉及官兵的境內防範而已。同時,在法規上,衛福部與國防部的不協調,指揮中心沒有或沒機會全面評估海軍船艦入港的規定,也是問題來源之一。

最後,磐石艦24人確診後,全國震驚,國防部的各種通報與說明一再改變,如擠牙膏一般,但基本上那已經是事後在大壓力緊張下的層層通報問題,與本文的基本問題(當初是否可以防止磐石艦的染疫及下船感染他人)關係較小。 

本文蒐羅發生的事實至此,現在開始進一步討論,但可以先點出本文結論的方向。磐石艦的染疫與下船感染,其實避免的可能性其實還不小。以下本文從幾個方面來討論:一,利用美國羅斯福號航母的染疫與處理過程來比對磐石艦的處理方式。二,說明遠洋漁船入港或外籍漁工入境審查等規定本身,來處理敦睦艦隊的回國入港,很不恰當。

第一,美國航母羅斯福號,三月5日訪問當時全國確診才16個的越南,10日離開。鑑於當時世界疫情開始緊繃,19日即由美國軍機載一個檢疫小組登艦,帶著ABI站式RT-PCR檢測機,進行艦上疫情檢測,23日發現三人確診並隔離。後來羅斯福號希望能夠停靠關島進行大規模檢測,美國海軍部一度曾遲疑,因為雖然符合美國海軍出港海上隔離14天才能停靠的規定,但船上已經有人確診。不過27日仍然獲准停靠關島,但海軍部要求檢測人員上船檢測,確診者在船上隔離,但官兵仍不可下船。於是羅斯福號艦長Crozier才於30號發出聞名全美的四頁求援信。強調當時在船上(集體)隔離的措施是錯的,完全不符合美國CDC及海軍防疫規定,二者都要求個人獨自的嚴格隔離才安全。鑽石公主號郵輪艙內的個人空間已經比羅斯福號要大很多,但全船隔離並沒有防止公主號疫情繼續在船上擴散,何況是羅斯福號航母。到後來羅斯福號官兵才大多數下船檢疫並個自隔離。 

從羅斯福號的疫情發展再回頭看磐石艦。磐石艦上的抗體血清篩檢,遲遲一直未能公布,但磐石號上的感染,到了後來下船的三個確診開始,早已經不是第一波的感染。先前磐石艦的五名求診發燒者,後來病毒抗體檢測發現其中三人有抗體,表示已經發過病但已痊癒。後來台灣公視及退休醫官都曾說,因為核酸檢測實驗室無法搬上磐石艦,所以無法在海上對可疑的病患檢測。但反觀羅斯福號卻可以空降的儀器在海上檢測到確診。固然磐石艦不是航母,可以讓支援飛機容易降落,但磐石艦可以讓直昇機垂直整補,本文一開始就提到。我們知道磐石艦在海上曾有不少官兵求診,但醫官並不容易判斷年輕官兵的Covid-19輕症,何況大概還有不少的無症狀感染者(根據美國海軍的數據),可惜我們至今無法聽到磐石艦醫官自己的說法與回憶。

所以本文要提出的問題是,為什麼不把輕便可用的快篩試劑送上船來作些檢測?當三月5日艦隊出海時,韓國快篩試劑已經發展並初步使用,磐石艦沒有機會配備韓國快篩試劑,但當四月9日磐石艦入港隔離六天之前,三月底韓國的快篩試劑已經世界聞名、並已出口支援他國,可是無論是船上醫官、支隊指揮官、艦指部、疫情指揮中心,似乎都沒有想到為了排除疑點或風險,可以直昇機帶韓國快篩試劑上船,在海上先進行一些檢測?即使快篩試劑有些偽陰偽陽的可能,但若檢測出一些陽性,全艦就不需再入港集體隔離6天。如羅斯福號一樣,官兵亟需要下船各自隔離,同時並集中檢疫,以避免全艦在海上或港內隔離下持續的艦上感染。如此七百多名敦睦艦隊官兵在臺灣幾個實驗室合力的核酸檢測下,一天結果就可以出來,這個效率事後已經證明。 

我們知道,即使三月時臺灣幾個醫學研究單位都已在趕著研發快篩試劑,臺灣疫情指揮中心一直對快篩試劑表示懷疑,或說沒有必要,也不太考慮快篩試劑與正規的核酸檢測彼此配合使用的可能性。但是本文的初步分析結果認為,即使沒有如韓國大邱疫情大爆發,在許多狀況下,輕便快速的快篩試劑是有其必要,而且可以與核酸檢驗彼此配合,如這次磐石艦的病毒感染事例。

第二,我們再簡單討論一下遠洋漁船入港或外籍漁工入境審查等規定本身,為何不適於臺灣海軍艦艇入港的情況。說在海上需要隔離30天,但此不適合艦艇已經發生感染的情況(美國海軍是海上隔離14天,但也產生問題)。若艦艇已經有感染,如美國羅斯福號航艦,自然應該快速下船做隔離檢疫,若有可疑但又不明確的情況,則應在海上先進行病毒的快篩,起碼做初步的排除,以避免讓船艦在海上或港內因隔離而形成船艦社區感染。臺灣的磐石艦,官兵所能擁有的個人空間,艦上所有的醫療設施,已經是臺灣海軍之最,仍發生船艦的社區感染,而且艦上艦下在岸上確診案發生前,均無法確知這個船艦的社區感染,可見目前這些規定都極不適用於海軍船艦。 

本文的討論,是基於STS及醫療與社會研究的一些觀點而嘗試寫就,但本人並無醫學或海軍海上的實作經驗,錯誤在所難免,希望有興趣的讀者不吝指正,並希望對這次海軍磐石艦染疫的事件分析提供檢討參考。

大為 2020/4/27 STS email list

留言

新基進筆記的熱門文章…

Daiwie Fu: A Brief Intellectual Biography

  Daiwie Fu: A Brief Intellectual Biography 1, Brief introduction Daiwie Fu, ( 傅大為 birth in 1953, Sep.) is a   Taiwanese   academic, the founding editor in chief of an international STS academic journal   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 and a self-appointed radical intellectual. Former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STS, now Emeritus Professor in National Yang-Ming Chao-Tong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areas a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gender and medicine in modern Taiwan, gender and science, East Asian STS,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also history of Chinese science (mainly on   biji , Mengxi Bitan and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science in the   Song Dynasty ), and recently he extends his research on actions of contemporary radical intellectuals. He published papers widely in Chinese, English, Italian, Korean, and Japanese. He published three academic books, a few books of social criticisms, and have founded several academ

懷念施寄青 2018

懷念施寄青 2018 (此文首先於2018/Aug./09 發佈於 Daiwie Fu 的FB) 今年年初,不知不覺,施寄青施姐,過世 (2015 年一月 ) 有三年了。我最近卻有時想起過去的一件事。有一年施姐和我在台北某大飯店的咖啡廳談事情,但鄰座的一對男女卻似乎不合,男的對女的很兇,說話大聲,而女的就只好低頭噤聲。我聽到時,沒做什麼,只能忍耐,但這是施姐卻冷然對那男人責難說「對女人那麼兇做什麼?」,那似乎是個大漢的男人,沒說什麼,只能低頭帶著那女人,無趣的離開了。離開之後,施姐就回頭接著我們之前所談到的地方,繼續談下去。這就是我過去認識二三十年的施寄青。我有時候會想,如果在類似的情境下,但只有我在,那我能做什麼? 三年多前,聽到施姐的過世,在我日常的忙碌作息中,一時很難適應,也不知能做些什麼,去了施姐的家祭悼念,也去了施姐的兒子們還有她婦運的朋友們為她舉辦的一個盛大的追思會,驚訝於有那麼多我不知道施姐的過去,但當時我卻沒有說什麼話。再想到她過世前不久,施姐找了我和卓穎在台北京站吃飯,她帶了一堆與通靈有關的書給我和卓穎。一如平常,她說了很多,也和卓穎有了些比較直率的對話,然後晚上就回南庄去了,之後我把她送的一本小說《千手觀音》(李念祖著)拿起來讀,其實頗為引人,但沒有看完,日子就這樣的過去了,中間還間隔了施姐的過世。直到今年年初,我和施姐過去的一些交往回憶開始悄悄回來,我對自己說,寫一篇文字來懷念施寄青的時間大概到了。 大約在 1991 年左右,我在「自立早報」寫了一短篇「走過 32 版的婚姻」,對施姐極度成功的《走過婚姻》 (1989) 一書寫了點評論與感想。我大約在那個時候開始注意到性別研究與台灣各種的性別相關議題,而施姐大約也在那個時候知道有我這樣的一個人。因為出版事業十分成功,而施姐又辯才無礙,所以那時她也常在許多大學中做演講,我那時大概是在交大首先看到施姐演講的風采,整個講場坐滿了人,記憶猶新。在當年,大概台灣還很少人能夠對傳統中國文化基本制度之一的婚姻及其問題,做這麼深入的討論,並且還帶著透徹的個人見證。 在那之前,我自己的婚姻也出現危機,在那個至今想來仍相當驚人的過程中,作為一個父權社會中的傳統既得利益者如我,才逐漸瞭解到性別這個既切身又寬廣的領域,我才開始閱讀一些關於婚姻與性別的書籍,也是企圖解決我自己
  重啟核四的脈絡性思考 (刊於「報導者」讀者投書,2021/12/3,第一行可以點入,此文刊於四個公投之前。由朋友邱花妹向我拉稿而來,謝謝。) 後記:四個公投之後,重啟核四公投沒有成功,這是我們當時的希望。但是,在拙文中,筆者特別提到2025年非核家園、屆時替代能源將達到台灣電力的20%。根據筆者在撰寫此文時,筆者估計民進黨政府應該可以作到這個目標,故而支持並肯定這個目標。但沒有想到,四個公投才過,民進黨政府很快的就放棄了這個20%的目標(後來來自經濟部能源局的預估,王美花也認為達不到),我覺得我對民進黨替代能源政策宣示的支持,被打臉了。 我後來在一月六日的 studylist 上,有如下的文字,也算是我對民進黨誠信問題的一個記錄: 2025年再生能源達到20%的承諾或努力何在? 大家好,公投剛過,是否民進黨政府就放棄了2025年再生能源達到20%的承諾或努力?泛藍方面一片罵聲四起。這是公投前的有意說謊嗎? 參考「 2025綠電達不到2成 電力大限 」,特別是其中廣為流傳、來自「立法院預算中心」的表格(經濟部能源局評估2020至2027能源配比簡表),到2025年,再生能源只佔15.2% (燃煤則是接近33%)!到2026再生能源也只有18.0%。 若再參考之前大約一個月前趙家緯、蔡卉荀的文字「 臺灣的非核減煤路徑」 (下面那封之前家緯在 list 上所引的文字),其中的圖五,也都是假設2025再生能源是20%。如果現在只有15%,豈不讓燃煤仍然居高,燃氣並無法補足?圖五也亂了套? 經濟部能源局似乎也有回應。有兩篇「新聞澄清」,其中之一為:「 經濟成長帶動發電增加 但綠能目標總量不變 且燃氣可增調度 」。能源局沒有否定上面的表格圖示,反而提了理由:經濟成長、台商回台投資、台積電擴廠等理由(所謂的分母變大),但那些理由公投前就知道了,家緯那時的文章就已提到,結果現在仍然用這個理由來解釋為何2025年再生能源只能到15%?也都把燃氣當做是解方。可是,那又如何解釋立法院預算中心在上面所看到的表格?特別是燃煤比例仍然不降。能源局甚至隱約意含說,2025再生能源可以達到20%的說法,其實是來自2016的評估,但當時許多國內外事務沒有預料到云云,但這些解釋,為何在公投之前不敢講? 各種數字與解釋很多,但令我驚訝的是,公投才剛過,核四不復出、三接繼續,經濟部就馬上說2025年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