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最近開車時聽 U-tube 夏佛(S. Schaffer)的演講 "Newton on the beach"(2008),結果是出人意表之外,除了相當精采外,還讓我們對牛頓的經典《數學原理》有更具歷史深度的理解。相當有收穫,想在 studylist 上簡單介紹一下。
這個演講是 2008年史丹佛的 Harry Camp Memorial Lecture. U-tube 上很容易收尋到(還有許多的圖片與講後的Q&A)。後來以論文的方式在 History of Science Journal (2009) 出版。因為已經超過十年之久,list 上該有些朋友已經知道此講,但我還是忍不住多宣傳一下,並說點感想。
夏佛演講的開頭,由牛頓為人所熟知的比喻開始,說他猶如一位海灘上撿貝殼的小孩,如何如何,大家都該聽過,但夏佛懷疑這個傳說的真實性,因為他認為牛頓不是那麼一位謙虛的人,他的一生,也從未到海邊過。然後導引到牛頓一般給人的印象,是個如隱士般、宅男式地活在自己數學天地裡的天才,最好的例子就是他艱難而抽象的「數學原理」。夏佛進一步否定這個印象,而且特別就以數學原理第三卷 system of the world 為例。
為了證明牛頓的定律與萬有引力,他需要地球許多地方的潮汐數據、需要許多地方對彗星軌跡的觀察、還需要許多地方對單擺長度的測量。所有這些,都不是隱居在劍橋的牛頓所可以知道的。透過哈雷與Cotes的幫忙,牛頓利用17世紀歐洲航海與大西洋三角奴隸航線所能夠收集到的大量資訊(來自歐洲、美洲、非洲等地)。他需要在英國翻遍世界各地收集來的資訊與書籍(包括南中國海),牛頓還要到處送一些精確的望遠鏡給他可信賴的觀察者去觀察彗星。同時他還要去檢查他資料的收集者是否為一可靠的人,還是醉漢、小偷、無賴、迷信者等。所以雖然牛頓幾乎不離開劍橋與倫敦,但透過他的助手、他自己的聯絡,所觸及之處、所收集的資料幾乎達到世界的許多角落。牛頓自己還有他的助手也相信,數學原理特別是第三卷,提到世界各地的觀察與收集到的數字,才是此書真正吸引人、有較大的讀者的部份。這與過去科學史研究或教學,通常比較集中在數學原理第一卷、或頂多到二卷,實在有很大的區別。夏佛這個研究的重要宣稱是,牛頓的數學原理,不止是一本數學與天文的抽象巨著,而且同時也是本真正置身於17世紀歐洲大航海時代的自然史巨著。
在過去,孔恩寫歐洲科學史的天文數學老傳統與培根的經驗新傳統,他大概把牛頓的數學原理放在天文數學的傳統裡,但夏佛這個宣稱才看到了牛頓的複雜性,而且雖然他幾乎足不出戶,但他的數學原理卻與他的時代密切相關。當然,這不是建基於過去 Hessen 認為數學原理是為了解決歐洲帝國擴張、資本主義發展所需要的所有技術,而是從此書的書寫與建構來說,更需要17世紀當時所有的大量資訊(夏佛說是17世紀的整個 order of information)。Q&A時有人問,是否夏佛這個自然史的宣稱只限於數學原理的第三卷,夏佛否認,說實際也包括了第一、二卷,並說了一些原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聽聽。
我另外一個觀察,就是夏佛這個研究,其實把牛頓被認為最抽象的研究,不是放在天才或觀念史的脈絡,而更是放在現在一般說「世界史」的脈絡去理解。他說明了數學原理一書的寫作,如何在17世紀乃至18世紀上半葉的世界史實作中去建構與完成。我想這個研究固然大為豐富了我們對此經典的理解,但也豐富了17世紀世界科學史的內涵,即使是數學原理一書也一樣。但是最後夏佛也承認,他的研究只集中在歐洲中心的幾個行動者身上(牛頓、哈雷等人),但卻對17世界下半到18世紀上半在世界(以大西洋為中心)的知識循環與旅行的中間人、眾多傳奇性的收集者與研究者,缺乏進一步的研究。所以夏佛的研究,雖然精彩,但最終或許仍是被看成是歐洲菁英的世界史(所謂莫讓浮雲遮望眼,只因身在最高層),其實還需要更多層次的世界史理解、需要去研究更多更邊緣但卻重要的行動者。而現在一些好科學史家,包括有台灣的,據我所知,也正往這樣的方向去前進。
大為 2020/8/21 studylist.
留言
張貼留言